董建敏: 创造持续发展的精品银行
在郑州银行界,光大银行素以人均利润超百万闻名。这个超百万,不是某一年超百万,而是连续5年超百万。事实上,光大银行郑州分行今天在业内的影响力,与当年股份制银行“郑州现象”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年被河南主流媒体评为“2005河南最具影响力年度经济人物”的董建敏做银行的原则直接相关。“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的发展必须融入河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为推动河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在河南的发展中壮大自己。”董建敏说。光大银行郑州分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各家银行间的业务实际上并没根本性区别,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为此,光大银行的思路很清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围绕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配置业务资源,抓好传统业务,使自己的资产总量从1999年建行初的32亿元翻倍到今年的240多亿元;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创新,即便有时对银行而言不是利益最大化,但只要能帮助河南企业做好服务、解决难题,能够为河南经济发展助上一臂之力,董建敏依然坚决支持。一些典型事例很能说明这一点。一是率先开展短期融资券业务。早在今年6月份,央行就准许商业银行承销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但是,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利率不到3%,而正常的贷款基准利率一般在5.85%,而且很多企业获得短期融资后,首先会去偿还银行的长期贷款,业内称为“脱媒”,从而使银行的贷款收益受到损失。“我们也知道,这样做利润不大,但是短期融资券能为企业大幅降低财务成本,代表银行为企业理财的发展趋势,有些大企业一年便能节约两三千万元,我们认为,企业负担轻了,更有竞争力了,银行的资金才会更安全。因此,今年11月份郑州分行与总行一起,为北大方正做了一笔1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这也是郑州分行做的第一笔短期融资券业务,目前河南很多企业对此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期待明年河南的短期融资券能有突破性发展。”董建敏说。另一个有影响的是外债保值业务。据了解,河南每年都有利用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重点项目,但由于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避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很容易遭受汇率波动风险。一个偶然的机会,董建敏了解到一家企业有巨额国外贷款,立即安排人员盯住此事,以帮助企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