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得品牌者得天下

信息来源:2005.12.23 大河报 黄涛

2005中部企业领袖年会能够在河南省召开,我觉得是件好事,所以,尽管年终的工作比较繁忙,部里还是派我来参加这个会议,充分表示商务部对这次会议的重视,也表示商务部对河南企业家的重视。河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唯一的商战发生在河南。尽管很多当初的人物如今已经不在商界活跃,但商战给河南带来的巨大影响至今难以忘怀。我们常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现在商战中我认为是得品牌者得天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已经超越了1000美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国内的品牌销售也日益显现出来。前不久,法国专门派来了一个精品代表团访问商务部,就是希望商务部支持法国的一流品牌进入中国。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拥有的知名品牌的数量,因此培育一个品牌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现在国内外企业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是“一等企业卖标准,二等企业卖品牌,三等企业卖产品,四等企业卖苦力”,虽然有点偏激,但是客观上反映了企业的地位。实际上小平同志在南巡时就提出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如今我们回想小平同志的话,确实是深刻的。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只占销售额的10%,也就是说90%的利润是由国外的经营者掌握的。商务部准备从明年开始实行一个品牌振兴的计划。目前我们国家的品牌尽管有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表现为:第一品牌的总数多但是知名品牌数量少。截至2004年底,我国的本土品牌已经达到了114万,数量是庞大的,但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名牌产品推介会产生的中国名牌只有129个,目前在中国的出口品牌当中,自主品牌只占不到20%,这个比重还是很低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当中,美国有249个,占了49.8%,中国只有海尔、联想、央视和CCTV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100强当中,美国58个,德国9个,日本6个,亚洲只有8个,中国没有一个。尽管这些评选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我们国家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们国家有很多产品的销售量都是全世界第一的,共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