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富:世界鸭王的底气与勇气

信息来源:2005.12.23 大河报 谭野

2005年,有一群企业家的日子不好过,他们的苦恼来源于一场肆虐全球的疫病:禽流感。但是在这些禽业企业家中,有一个人最从容,他认为禽流感对他来说虽然是一次考验,但更是一次机遇。他说,他对未来的预期非常乐观。他就是曹家富——河南华英禽业集团董事长,声名远播的“世界鸭王”。曹家富创造了禽类行业的“华英奇迹”:在他的领导下,从1991年到今天,14年间华英从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发展成为鸭类行业全球第一。但是他最大的贡献并不是他所创造的华英奇迹,而是他所倡导的“华英模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农业产业化”新概念在各大媒体刚刚亮相之时,“公司+基地+农户”的华英模式就已在全国鸭禽行业率先形成。14年来,华英直接带动了3万余家农户、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最大的养殖户年饲养规模超过60万只,年收入7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种养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县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小城镇建设,开辟了下岗职工就业渠道,推动了“三农”问题朝着“非农化”方向转移,取得的社会综合效益高达20亿元。华英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华英“为农业资源丰富、工业资源相对贫乏地区走出了一条好路子”。12月7日,记者专访了这位创造了“华英奇迹”和“华英模式”,并在危机时刻充满底气和勇气的传奇企业家。七日财富:最近几年,禽流感的频频来袭让禽类产业异常脆弱,在这种大气候下,你对华英集团的未来预期乐观吗?曹家富:乐观,非常乐观。我们经历了2003年的SARS,以及去年和今年发生的禽流感,事实证明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目前华英的发展还是非常稳定的,全球范围内的禽流感虽然对市场需求有一定影响,但同时也是一次市场规范的机会,很多投机型企业都会在这时选择退出,而对我们这些中坚者来说,肯定是一个机遇。我敢说这话,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过硬。我们鸭的品种好,源头控制得也很好,我们的肉鸭产品,全部来自于自属养殖基地,经过严格的“五统一”管理。我们的宰前、宰中、宰后的每一生产环节,全部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质量体系,实行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另外,检测把关措施过硬。除了拥有现代化实验室和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