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欲破大学生就业困局

信息来源:2007.04.16 大河报 胡炳俊

$T编前: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破茧而出。可日益严峻的就业难,使得天之骄子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的学习、心理、就业难 题。本报推出的高校创新教育[B03版]、成立心理职业联盟[B04版]以及反映大学生丰富多彩课余生活[B05版 的系列报道,无一不是展示大学教育的进步、体现大学教育开放办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希望能对破解 大学生的难题有所裨益。$E$$ 日前,媒体一条不显眼的消 息勾起了记者的兴趣:河南科技 大学出资50万设立大学生创新基 金,鼓励和资助在校大学生的科 技制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 动。而最近,该校机电031班陈银 粮和其他4名同学共同申请的科研 项目“自平衡机器人制作”,就获 得了学校新设的大学生创新基金 的资助。$$ 据了解,面对日益凸现的就 业困局,我省高校不断改革教育 理念和教育方法,而创新教育便 是其一。截至目前,全省已有郑 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等多所高 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而河 南科技大学是出资金额最多的学 校。$$ 创新教育成为高校共识$$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日益突出。从各人才市场的大型招 聘会不难看出,每次招聘会,动辄 求职者上万,而最后能够和用人单 位达成就业意向者却很少。$$ 家认为,21世纪是一个知识 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 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 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创新。而创新的 实现则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培养 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 型人才,使他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 烈的国际竞争,保证在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 共同问题。$$ 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我省高校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具有创新 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创新人 才的成长营造出了较好的校园环 境。据了解,从1991年参加第二届 全国“挑战杯”竞赛活动至今,我 省先后有39所高校的259件作品被 推荐参加全国竞赛,获奖109项。 2001年起,由团省委、省科技厅、 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联合创 办的“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启动以后,更是 激发了全省高校的创新热情。截至 目前,全省已有51所高校的12万 余名大学生参加了校级、省级“挑 战杯”竞赛,2395件优秀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