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关税调整,能否惠及福建装备制造企业?
福州金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太电气”)的财务李先生最近挺忙,用他的话说,“又有新政策了,还是大利好,可得下功夫好好研究研究。”李先生口中的新政策,就是2007年3月1日起执行的进口关税调整政策。2007年3月1日,《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6年修订)》开始执行,规定不再对进口成套设备免进口关税待遇。同一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四部委发布《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对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内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一般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作国家资本金。这些政策的出台,能否真正惠及包括金太电气在内的福建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企业“心病”多对于金太电气来说,此次关税调整无疑是场“及时雨”,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几年,公司一心想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产品招标会,却屡屡碰壁。究其原因,李先生认为除了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在技术和品牌上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外,税收政策上的不公平也是一大原因。据李先生介绍,由于目前国内还无法生产一些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只能选择向国外进口,进口零部件需要缴纳的关税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当国内外厂商生产的同一型号的设备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时候,设备使用企业往往会选择免关税的国外进口成套设备,这样一来,国内企业本来具备的成本优势被压缩得很小,再加上品牌和售后服务上的差距,十之八九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中难有胜算。据福州海关统计,2005年和2006年,共有价值8.49亿美元的进口机器设备入关,减免关税3.54亿元,减免进口环节增值税11.99亿元。产品内销和出口的税收差异,还导致了福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偏爱出口,对国内市场无暇问津。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朱奇峰介绍,目前其企业主要生产高档出口船舶,单只船就要进口约1000万美元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产品出口,这些进口的零部件可以全额退税,企业还可以享受外汇补贴,而内销就没有这些优惠条件。虽然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