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取舍之二元哲学

信息来源:2007.05.25 大河报 万军伟

迟钝“收放”$$ “业务重组不坚决不果断。不要指望 拿来别人的旧系统,小修小补加加油就 能运转好。他们已经花了多年时间在系 统上修修补补都无济于事,才被迫决定 把这块业务卖给你。”$$ “不要幻想老机器可能转出高效率, 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坚决重组。在初期 判断,可能觉得大手术代价太大。但我们 的实践反而证明,如果一开始就重新再 造,我们付出的代价一定没有今天这么 大。”$$ 写下这些话,并坦承失利的,是 TCL董事长李东生。2007年,恰逢“知天 命”之年,李东生的心情,已经没有了太 多的震荡和焦虑。半年多前,这个历经重 挫的男子,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办公 室里写下了《鹰的重生》。李东生将企业 改革比做老鹰为获重生必须拔掉羽毛、 磨掉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意识到问题所在的TCL,随即展开 果断的战略纠错:宣布终止除OEM业 务外的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营销活动, 全面重组新兴市场业务,裁撤机构、缩减 人员。$$ 砍掉赘肉之举,为TCL这只鹰的重 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李东生的转身,尚算及时。而转身迟 钝造成的恶果,已为郑州的不少企业所 品尝。$$ 江海集团显然是吞吃这枚苦果的企 业之一。2007年1月9日,在郑州某媒 体上,意外出现了一则强制执行公告,尹 爱萍的名字及身份证号码,还有其名下 江海系8家公司全名及其他高管的名字 和身份证号码,全都上了公告。$$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发 布的这则公告称,因以上单位及个人拒 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对中国江苏三得 利食品有限公司的债权,悬赏执行。$$ 沦落到这种地步,尹爱萍及其江海 可谓令人扼腕叹息。它曾经“阔”过,是河 南较早就已经声名远扬的民营企业,其 董事长尹爱萍在业内也素有“女强人”之 称。1995年,在一项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评比中,江海位列第50位。$$ 江海的拐点,发生在1997年,江海 收购了老牌国企郑州啤酒厂。然而,江海 原想借助国企改制的机会吃上个“美味 大餐”,不成想郑州啤酒厂却成了“烫手 的山芋”。但江海集团“长期对此毫无作 为”。$$ 当时的江海集团,房地产、运输、物 资回收等领域,庞大的“盘子”,已是危机 重重,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由于企业 规模过大,经营效益不佳,“窟窿”已开始 增多,资金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