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子地图 “搜”出盈利春天
对于还在不断“烧”钱的互联网电子地图供应商们来说,春天或许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去年的营业收入在千万元级别,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互联网电子地图供应商Mapbar的CEO景慕寒表情平静,似乎盈利的那天会理所当然地来到。与他的平静相对应的是其颇为坎坷的经历。2002年,在美国留学六年获得旧金山大学MBA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的景慕寒回国创业,投身于地图服务领域。尽管简历光彩照人,但创业的前几年却比较艰辛,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之前我们一直在车载GPS导航和互联网电子地图之间摇摆。2005年,Mapbar进行了转型,决定更专注于互联网电子地图行业。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景慕寒说道。 春风荡漾,气候渐成电子地图是一个庞大而笼统的概念。按照不同应用,可以细分为三个市场:导航市场、行业应用市场和互联网电子地图市场。其中互联网电子地图是一个较新的应用。就世界范围内而言,目前在电子地图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是美国NAVTEQ公司。2000年,NAVTEQ通过其电子地图业务成为一家明星企业,汽车导航业务带来绝大部分的收入。可是6年之后,这个比例已经下滑到70%,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地图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汽车导航地图,并在公司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地图行业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通过互联网向网民提供位置和导航服务,以其快捷和海量的数据服务,成为广大用户首选。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互联网电子地图市场也水涨船高。2005年4月12日,搜狐宣布支付930万美元现金用于收购图行天下(Go2Map)。2006年10月,美国国际数据集体团IDG向Mapbar进行了第二轮投资,数额达到1000万美元之多。据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地图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5亿元,2010年则有望突破15亿元。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仅仅为0.5亿元。“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电子地图很可能达到甚至超过车载GPS导航的市场规模。”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借力搜索,拐点来临谈及互联网电子地图行业的迅猛发展,就不能不提到Google。正是Google Earth产品,让国内用户看到了互联网电子地图的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