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力挺中原崛起

信息来源:2007.06.29 大河报 李素莉

河南的第一笔港资 1983年11月1日。洛阳。洛艺彩色摄影冲 印服务中心。5.4万美元。 按当时的汇率,也不过几十万元人民币, 但它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河南自改革开放后 收到的第一笔外资(港资视同外资),它的投资 方是中国香港艺吴企业有限公司。 尽管该公司在香港只是家名不见经传的 小企业,且目前已停止合作,但作为河南省首 家外商投资企业,它在河南的招商引资史上刻 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笔。它说明,相比较其 他国家和地区,港商颇具发展的目光早早地投 向河南这块内陆的投资热土。 但事实上,“莫道君行早”,还有比洛阳这 家企业更早注目河南市场的港商。早在1978 年,港商刘崇庆就和南阳西施兰化工厂签订了 来料加工合同,为港商加工西施兰夏露。1985 年,双方成立了中外合作企业──西施兰联合 企业有限公司,这是河南省最早的三资企业, 香港回归后,改为豫港合作企业。据该企业总 经理朱任发介绍,他们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注 册号是工商企作豫字第00001号。 记者看到,这份执照的发证时间是1990 年1月18日,企业名称是西施兰联合企业有 限公司,企业类别是中外合作企业,经营范围 是生产、销售西施兰系列产品、药物护肤晶、美 容品、清洁用品,注册资本为254万元人民币。 令人惊讶的是,这张营业执照盖的章不是 河南省工商局,而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还 有时任国家工商管理局局长的签名。 朱任发解释说,当时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 审批非常严格,先由南阳市批,再由河南省批, 最后上报国家审批,时间也比较长,花了3年 多时间才拿到营业执照。 尽管来豫投资时间较早,但说起1997年 香港回归,朱任发仍很兴奋:“之前我持的是英 国属地公民的护照,回归后持的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护照,再来河南多了几 分亲切感,河南人也对我们多了几分认同感, 我们在河南投资的劲头更足了。” 河南近一半外资来自香港 每次报道河南吸引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 的数据,香港总是牢牢地盘踞着第一的宝座。 据河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字,从1983年 到2006年底,香港共在河南设立外商投资企 业4254家,占我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 8932家的47.6%;合同利用香港资金98.5953 亿美元,占我省合同利用外资总额206.7284 亿美元的47.7%;实际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