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仓 民厨房

信息来源:2007.06.27 大河报 王鲁峰

一粒小麦的 升值“旅程” 今年河南夏粮又丰收了!这之后,小麦们 又要从“粮仓”走向市场。 这些小麦,可能来自滑县、延津县、浚县 和温县等河南产粮大县。在以最低收购价卖 给国家后,或以双方协商的价格卖给粮食经 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后,小麦们便开始走向市 场、走向车间、走向餐桌。 这是一条充满诸多可能性的“升值”旅程。 它们也许会被送到郑州、永城等地区的 粮食加工企业里,从原粮变成面粉,然后又卖 给企业,变成安阳健丰饼干、郑州西萨面包、 三全或者思念饺子、郑荣馒头、漯河南街村鲜 湿面、白象方便面…… 麦子麸皮则会成为饲料,成就鹤壁永达 和大用的鸡肉事业、信阳华英的鸭肉事业、双 汇的猪肉事业、开封长春皓月的牛肉事业。它 们也许会出现在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包里, 也许会以火腿肠等形式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 的超市里…… 更有趣的是,小麦们也许会结伴走进周 口的莲花味精厂内,在小麦淀粉生产线上睡 一觉后,变成了调制中国味道的“莲花味精”; 或者是到郑州的金星啤酒厂和信阳的维雪啤 酒厂旅行一次,走出啤酒厂时,它们已然变成 了清爽国人夏日味觉的小麦啤…… 也许这些小麦会来到了郑州雪燕制粉有 限公司。1998年之前,市场上没有专供速冻 行业使用的面粉,该厂携手速冻巨头思念等 开始开发高附加值的速冻专用面粉。他们把 四种以上的小麦搭配在一起,研制出10多个 档次的速冻专用面粉以及其他专用面粉。如 今,全国定位中档以上的速冻食品企业用的 都是“布姆雪燕”的面粉。 在这段充满趣味的旅程中,一粒小麦,就 这样地不断“升值”,身价甚至可以增长10倍。 一只饺子 “包”出行业万象 如果说一粒小麦走的是一条纵向旅程的 话,一只饺子织就的则是一张网状产业链。 “我们有约400种产品,需要的原料有上 千种,仅以饺子来说,就需要面粉、肉、蔬菜、 酱料、调料、油等。”三全董事长陈泽民说。 陈泽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三全每天主要 原材料的平均用量:面粉240吨、糯米粉300 吨、芝麻油类40吨到60吨、豆制品96吨、蔬 菜240吨、肉类120吨。仅三全一家企业,每 年就需要12.8万吨小麦和12万吨稻米。 这些原料的来源地包括:“雪燕”、“海嘉”、 “金苑”等面粉企业的面粉,双汇、华英、大用等 企业的肉,中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