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厂商相继退出,等离子电视日薄西山?
2007年5月14日,日本等离子 电视大厂——船井电机宣布将停止 等离子电视的生产,并专注于液晶 电视。原因是,由于等离子电视平均 销售价格不断下滑,同时与松下等 厂商竞争加剧,无法确保利润。撤出 等离子电视阵营的平板电视厂家再 添一家的消息,让业界对等离子市 场的前景再度感到不安。 等离子阵营损兵折将 此前船井在马来西亚从韩国LG电子采购面板 进行组装,在北美以42英寸“Sylvannia”品牌进行销 售。但2006年船井等离子电视在北美市场的销量还 不足10万台。 据韩国调查公司DisphyBank的数据显示,2007 年1到3月,全球等离子电视的价格平均下滑率为 10.2%,降幅超过液晶的8.1%。 自2005年,显像管电视“老大”索尼宣布退出等 离子电视市场后,业内就不断传出有彩电企业退出 等离子阵营的消息。2006年,东芝宣布停止等离子电 视的生产;2007年2月,先锋、日立两个等离子电视 显示屏生产大户也表示,将推迟等离子面板工厂建 设计划。进入3月,皇家飞利浦电子又宣布将停止生 产等离子电视。近日,坊间又盛传因为巨亏和等离子 技术面临侵权等问题,LG电子也拟撤出该市场。 来自液晶电视的挑战 在等离子生产企业撤出等离子市场的同时,液晶 电视的不断挤压也给等离子的前景抹上浓重的阴影。 5月1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007 年一季度等离子全国产量11万台,同比2006年16 万台下降31%。同期,液晶电视产量为296.9万台,同 比上年162万的产量增长82%。也就是说,等离子电 视今年首季产量仅为液晶电视的3.7%。 笔者还在信产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中看到, 2006年上半年,国内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销售 比例为8:2,而2007年第一季度液晶和等离子电视 销售之比则变为13.4:1。来自国美、苏宁、五星等家电 大卖场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销售数据是,液晶和 等离子电视之比为9:1,而2006年,卖场液晶电视和 等离子之比还为8:2。 生死大战 “等离子电视边缘化现 象越来越严重,如今已到生 死存亡的关口。”彩电产业 观察家、夸父企业管理咨询 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如是表 示,其实,“以液晶电视为 主,等离子电视为辅”的我 国平板电视消费格局早在 2002年就已形成。退出等离 子电视市场,是以赢利为生 存原则的等离子生产企业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