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战略走向何方

信息来源:2007.06.07 海峡财经导报 周树远,寇建东

新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兼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曾是国内电动车项目领军人物)近日对媒体表示:“五年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汽车专家,万钢上任前,就曾向外界公布了一个最新版本的中国新能源车战略路线图:即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将开发重点转向混合动力汽车,并推动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运用,之后再进一步带动电动燃料汽车的推广。但与此同时,企业却没有这样自信。长安、奇瑞、比亚迪这些曾经全力投身汽车新能源战略的企业们现在都“很受伤”:“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投入的钱需要有回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与世界汽车工业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业内有此共识,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战略几次走空,我们似乎离目标越来越远。 电动之困地处重庆的长安集团有几件“尘封已久”的“宝物”——长安电动车。“2002年,长安制造出了第一款纯电动车样车,并于同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但至今我们仍没有把它推向市场的打算。”看着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耗时3年时间,投入上千万资金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如今却是“灰头土脸”的样子,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总监任勇很心痛。2001年,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主要是电动车,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氢燃料电池车)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按照当时规划:中国决定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燃料电池车目标挺进,其中电动车被作为企业开发的重点资金支持项目。也就是从那时起,长安集团承担了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工作。“我们投入电动车研发的资金,迟迟见不到回报。纯电动车的产业化需要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充电站等,但目前这些设施无法跟进。”任勇情绪有点激烈。据任勇讲,除政府直接投资外,长安在纯电动车的研发上已投入上千万元。有类似苦恼的不止长安一家。奇瑞也承担了“十五”期间的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研发项目。“纯电动车早已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科技部的验收,但目前并没有把它推向市场的具体时间表。”奇瑞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与此同时,之前宣传颇为高调的比亚迪纯电动车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