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理财进入“不保本”时代
投资境外股票的QDII产品的开闸,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不再是瓶颈,但风险也水涨船高。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投资渠道的扩大,银行理财产品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到以挂钩各类金融产品为特色的“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再到明确标识“不保本”概念的“非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真正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开始成为市场的主流。不保本产品开始唱主角5月11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拓宽银行系QDII产品投资渠道的公告,允许银行QDII资金最高50%可以投资海外股票以及结构性产品,让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了放大的空间。5月29日,工商银行正式撬开了QDII投资海外股市的大门,使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人民币理财投资海外股票市场。不过,从近期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来看,不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到了多数。如光大银行“同升8号”就属于非保本产品。而工商银行的首款直接投资香港股市的QDII产品则是基金形态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率随所投资的股票价格波动而波动的同时,也不作保本承诺。外资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从经验来看,直接投资股票的QDII,有高达90%的比率不保本,在预期收益率调高的同时,消费者必须承担随之提高的风险。不保本,优势何在?“既然股票、银行理财产品都不保本,我何必要买这种收益预期不如股票的产品呢?”股民小杨的反映代表了一大批投资人的心理。据悉,与股票、基金投资相比,银行代客理财的最大好处就是保本。一位外资银行理财专家表示,虽然QDII的收益结构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固有的保本模式,但是内地投资者风险意识尚未真正建立,对不保本理财产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不保本的产品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市场。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在某个时间段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逊色于股票或基金,但在目前国内股市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人们应该理性看待目前的股票、基金收益。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管尹龙日前也表示,中国的银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使用的海外投资额度目前仅有8亿—9亿美元,随着境内股票市场的稳定,代客境外理财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成为银行业一个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可以通过自身的操作机制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