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量双轨铿锵

信息来源:2007.07.27 大河报 李传金

$F题记──$E $T历史,再一次微妙地“转轨”。 “农村春暖”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打下坚实的物质 基础,也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收获了经验和信心。 可以说,在农村改革基本成功之后,以城市为重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 革势在必行。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恰逢其时地促 成这种转向。 然而,长期在“计划”单轨上运行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维习惯等, 仍然冰封待解,依然对另一轨道──市场有着天然的排斥。被十二届三中 全会定义的“中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充分反映 出整个国家层面的“双轨”、碰撞与妥协。 这是一个激流碰撞的年代,也是一个双轨铿锵的年代,更是一个中国 由计划转向市场的关键年代。 计划与市场之争,姓社与姓资之辩,白猫与黑猫之惑,新体制对现行体 制的冲撞,公有经济对股份制及私营经济的容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对“大锅饭”式平均主义的冲击,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并行……无不富含 着中国式勇气与智慧。 市场最灵敏的环节──价格,也在双轨运行,并给国人完成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大考前的生动传导。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在一步步获得松 绑,市场意识与机理开始在中国经济中生根发芽。 中国式智慧如何驾驭“双轨”并行?中国由计划向市场之路如何延 宕起伏?中原儿女又是如何在“双轨”年代高歌猛进?敬请品阅《铿锵双 轨》。$E 一个《决定》的力量 回顾30年中国的改革进程,犹如一幅逶迤宏大的 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时,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 上,一个新的政策蓝图以令人惊叹的历史手笔绘就在 人们面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提出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这一概念,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 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邓 小平同志如是评价。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河 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说。他认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经济改革上的探索,可以称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这一概念突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