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与“机遇”并存

信息来源:2007.07.06 大河报 周健,赵珊

$F编者按$E $T本报上期策划报道《寻找新龙头》,从发展趋势、政策环境、融资渠道、经营风险、产业链整合等诸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深入剖析河南食品工业尤其是肉 制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5个版8篇文章的组合式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业人士打来电话进行沟通交流。 本期《大河财富》就我省肉制品行业的危机与机遇对话两位资深专家──河南省肉类协会会长刘承信和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赵改 名,继续把话题引向深入。$E 刘承信多年来一直深信:企业利益体现 行业利益,而行业利益则关乎经济全局。就像 这一次,当猪源紧张、肉类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并因而导致亏损之时,他了解支持肉类加工 企业,并为之鼓与呼。 “肉类加工企业日子不好过” 《大河财富》:作为河南肉类协会的负责 人,听说您一直在关注生猪加工企业今年以 来的亏损状况? 刘承信:是,现实情况令人焦虑。从去年 以来,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河南生猪存栏大 幅减少,各地猪源紧缺,生猪价格居高不下, 肉类加工企业屠宰量急剧下降,降幅有30%~ 50%,有的企业下降幅度更大。 如汇通集团原来日屠宰3000头左右,现 在日屠宰不足1000头;春都集团原来日屠宰 800头左右,现在不足400头;焦作润生食品 原来日屠宰600多头,现在日屠宰100头左 右;卢氏县屠宰场,原来日屠宰近百头,现在 日屠宰十多头,有一天只宰了3头。目前我省 已出现屠宰50公斤左右中猪的现象。这些都 令人感到震惊。 《大河财富》:亏损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刘承信:现在许多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日 子都不太好过。 由于毛猪收购价格高,且一天一个价地 上涨,猪肉出厂价的提高,赶不上毛猪价格的 上涨幅度,造成屠宰成本的大幅增加。再加上 煤、水、电、人员工资等成本的增加,许多企业 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但为保证市 场供应,同时也为了保持企业自身的信誉,许 多企业都在亏损经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 的企业因猪价高、屠宰量少,每屠宰一头亏损 100元左右。 《大河财富》:猪肉加工屠宰是河南肉制 品产业中的主要一环,其他禽肉制品企业的 状况如何? 刘承信:在生产上影响不大。因为大用、 华英等多是“自己养、自己杀”,集约化程度 高、饲养周期短,而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