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业分水岭隐约呈现

信息来源:2007.07.06 大河报 代法涛

犬业大萧条? 一场危机正逼近近年来红火的宠物产 业。 “我在几年前就已经发出盛世危言,但目 前,市场的萧条已经兵临城下。”河南河曲藏 獒负责人张迅华说。 据了解,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郑州乃至 整个河南,像藏獒、苏格兰牧羊犬、哈士奇、金 毛等一些往年市场价格较高的犬种,目前价 格普遍下降,有的简直堪称跳楼价。比如藏 獒,行情好的时候,一条幼犬价格在3万元左 右,如今3000元就能买到,而像苏格兰牧羊 犬、哈士奇、金毛等更是一两千元就能买到一 条幼犬。 “事实上,整个犬产业大萧条,其实是市 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中国宠物市场十几年来起起落落,固然 有市场规律、疫情流行和政策调控等外在因 素在起作用,但每次导致市场下滑的导火索 基本都与业内盲目跟风现象过盛有关。”这位 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前后,白京巴儿、 德牧和大丹犬都曾在该品种的市价达到顶峰 时,吸引了大量从业者不惜血本投入重金,一 时间养殖数量呈几何级数直线上升,一派繁 荣景象。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年底,红色 标准贵宾犬在国内身价的爆增,引起了大批 从业者的兴趣,纷纷投资引进,却没有想到当 时高昂的价格只能说是时价,不一定能永远 维持下去。 “这些从业者忽略了市场规律,没有看到 繁荣表象背后的危机。”张迅华说。 张认为,前几年一些人看到养藏獒特别 赚钱,就纷纷投资养藏獒,这些人尤其是一些 下岗工人一没资金,二缺技术,所以养出来的 藏獒基本上成了“藏狗”,根本就不值钱,但却 因此扰乱了市场。 “过量繁殖导致了市场价格一夜暴跌,大 批业者始料不及,遭受巨大的损失。”省犬业 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宠物市场说到底还是要 靠终端消费者来维持,一时爆炒会让某一品 种的数量超过市场所能消化的极限,最终有 可能导致全线崩盘。” 危机背后 “如果要说有危机,也是因为犬业太不规 范。欠账太多导致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整 个行业都会跟着打哆嗦。”一位业内人士说。 郑州市民戴先生由于非常喜欢养狗,曾 经在一年之内连续买了3条犬。买第一条犬 由于不懂,被狗贩子忽悠了一把,把一条狼 青当成德牧买回家去。买第二条时总算弄清 什么样的犬是德牧,但没想到下午买了一条 回家,夜里狗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