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为何曲高和寡

信息来源:2007.07.20 大河报 万军伟

7月14日,在“绿城”郑州,一场旨在推动 “绿色商业”发展的全国性论坛举办。在节能 降耗成为关键词的今天,绿色商业与以往相 比,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市场经济下资 本的盈利诉求和消费者的观念意识,决定“绿 色商业”与我们的距离还很远。 不过,此次传出的某些积极信号,依然为不 少企业所关注。一旦政府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 加以推动,绿色商机具有不小的前景。 大势所趋 何谓绿色商业?作为论坛的主办方,原商务 部副部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张世尧解释 说,绿色商业至少包括三方面:保护环境、节约 能源、健康安全。表现在商业上就是无毒无害的 产品、无浪费的服务、无害的消费环境,涵盖生 产、包装、流通、消费、服务等方面。 据介绍,“绿色”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理念, 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自上世纪 90年代初上海一百提出“发展绿色商业”并创 建“绿色商业发展基金”以来,我国商业领域 的“绿色运动”已经有近15年的实践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此期间,商业领域已经 在不同行业开展了创建“绿色市场”、“绿色 饭店”、“绿色餐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商 业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的 “三绿工程”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社会的认 同;《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农副产品 绿色零售市场》国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流通提供了全 国统一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有关“绿色 物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也显示 出日益蓬勃的趋势。 该论坛上,20多名与会专家描述了绿色 商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去超市购物,常用的塑 料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纸袋或其他可降 解袋子;商场里,灯泡全都改成了节能的,商 场里的空气也变得清新了…… 制约重重 尽管绿色获广泛的社会认同,但是在现 实中,绿色商业呈曲高和寡之势。绿色商业推 广起来,依然面临不小的制约。 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新看 来,从产品的生态环节而言,对于不少企业而 言,绿色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在产品市场 竞争激烈的情形下,不少企业基于成本考虑, 会放弃或忽略绿色生产。 记者和一位环保专家从“十一五”规划 中,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拎了出来,细细数 了一下,竟然有9024字。这其中,涉及企业环 保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