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新规:谁的利好?
日前,国资委、证监会出台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3个政策性文件,困扰投资者多年的国有股减持政策靴子终于落地。 自从1999年以来,国有股减持一直是深沪股市最敏感的神经。业界专家认为,国有股减持新规的出台,缓解了市场对国有股在短期内大量套现的担忧,而长期来看,股价泡沫大的股票将承受更大的套现压力,这将加深两市的股价结构调整。 新规限制减持速度据悉,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新规定是,国有控股公司中总股本在10亿股以下的公司,连续三年内减持股份超过总股本的5%要进行审批。经济学家刘纪鹏认为,相关规则对市场来说是利好消息,因为新规将严防国有大股东的高抛低吸行为。“规则出台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国有大股东套上一个马嚼子。” 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李国旺认为,当“大非”(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面临逐步到达全面流通的时间窗口之际,国资委及时为国有股减持提出了可操作的战术性方案。从理论上看,这又是一次制度性的利好安排,为行情、为人气的聚集提供了长期性的制度保证。 从数字上看,“大、小非”套现压力很大。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股本16673.01亿股,尚未流通股份数约占总股本的6成。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待解禁的非流通股中,“小非”(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大概占10%,“大非”则占50%左右,“大非”中的国有股东比例在40%-50%之间,约6000亿至9000亿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大、小非”总解禁股数266.53亿股,占其年初流通A股股份的22.11%,市值约4019亿元。 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和发行特别国债等政策出台后,两市成交量迅速减少。如果国有股再大量套现,市场会出现资金明显“失血”。民生证券深南中路营业部总经理张志民认为,市场早已预期国有股减持高峰将来临,国家适时出台规范国有股减持行为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让减持预期明确化;同时,也限制了减持的数量,提高了减持的门槛,这有助于股市的稳定,短期来看是一个政策利好。 市价减持渐被市场接受 “以前,由于深沪股市是同股不同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