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大省构筑“安全网”

信息来源:2007.01.12 大河报 万军伟,王勇

河南开启农产品“保护伞”$$2007新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影响广泛而宏大的命题,在农业大省河南,正在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新年第一天,《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简称《条例》)正式上路。这部经过长时间酝酿诞生的地方性法规,对河南省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标志性意义。这是河南省继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后出台的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河南省第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法规。$$“《条例》重点保障郑州市肉食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四大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比,《条例》操作性更强。”郑州市农业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胡小平解释说。$$不单郑州,在河南全省,农产品的“保护伞”正在被日益紧密地加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河南省农业厅牵头,一次次刮起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暴风,力度和规模空前。“整治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执法专项行动,促进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称。$$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2006年12月至今年2月底,河南省农业厅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以农药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农业生产用药执法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被作为此次大型整治的重点。$$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包括此次专项整治在内,河南至少三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戴上“金箍”。2006年11月24日,河南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抽查。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市场准入和检验检测上,从严把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2006年12月29日,河南省再念“紧箍咒”,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组,工作组由省农业厅主要领导挂帅,并要求各省辖市尽快成立应急工作组。$$质量安全成“餐桌杀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被日益重视的背后,是包括河南在内,全国农产品面临的严峻形势。$$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天,由国家工商总局会同河南省、郑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成立专门小组,到郑州某县调查有关农产品质量方面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每天消费的食物,有相当一大部分是直接来源于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