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征税,教育乱收费戴上“紧箍咒”

信息来源:2007.01.11 海峡财经导报 杜静

家住福州的黄先生最近正因孩子升学的问题烦恼不已。再过5个月,他的儿子就要参加中考。儿子坚持报考福州一中,黄先生暗自琢磨,以儿子目前的成绩,上一中第一档中招录取线的希望不大,倘若上了第二档中招录取线,那么意味着就读福州一中要交1.8万元的择校费,且要在高一入学时一次性交清。自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压力可想而知。后来,黄先生又听说国家已经开始对择校费征收营业税,这下,他的担忧又增加了,税务部门对择校费征税是否意味着学校收取择校费已经合法化,从此学校可以毫不掩饰、名正言顺地向学生收取择校费?在征税之后,学校会不会上调择校费、赞助费等来弥补征税造成的损失?如果是这样,他的负担又重了。择校费乱象丛生择校费被指为损害教育公平的“罪魁祸首”,已被人诟病多时,但正如不少专家所指出的,中国目前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学校之间无论是在教学设备之类的硬件上,还是在师资力量等软件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择校费有了存在的合理性,择校费现象不能很快消除。但现实是,择校费成了滋生各种问题的土壤,择校费收取的范围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家长们苦不堪言。它甚至演变成“权力寻租”的一种形式,一些掌握实权的人,为了子女能就读重点学校,给学校批“条子”、“打招呼”。“择校费”因此成了一种“教育贿赂”的资源。还有一些学校在收取了择校费后,并没有将钱用在学校的建设上,而是落入个别人的腰包。虽然财政、教育、税收、物价等部门已出台一些政策,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还十分普遍。福建省有关部门在2005年开展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中,查出286所学校(单位)存在收费违法行为。如何管住择校费,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控制其流向,使择校费的收取、使用透明化、规范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此背景下,对择校费征收营业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税收作为国家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择校费的监管上理应有所作为,通过依法征税的手段,从不同层面将各种收费行为纳入政策法规的调整范围。”有关专家指出。2006年1月1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