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杰 金龙要做百年企业
十年成长路径 大河财富:金龙去年实现销售颇突破100 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精密铜管生产企业,规 模、技术领先世界同行,彻底实现了企业的蝶 变,而在10多年前,金龙集团还是一个濒临 破产的小厂。请问金龙集团是如何发展到这 么大规模的? 李长杰:金龙的发展确实是经历了一个 艰难的历程,仔细来说就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前,金龙集团前身是新 乡无氧铜材总厂,当时我们国家在电线电缆 行业急需一些优良的导体,需要有无氧铜这 样的材料,我们这个企业就引进了这样的技 术与设备,当这个线运行以后,1988年赚了一 些钱,但因该设备技术不很复杂,引进后被大 规模拷贝,致使无氧铜厂陷入困境。 第二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冰 箱空调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材料的精密铜 管却大都从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我们从 1990年利用政府的贷款,引进了芬兰一条铸 轧法生产制冷铜管生产线,但这条线当时卖 给我们时就不过关,1993年投入生产,只生产 了200多吨铜管,企业濒临破产,进出口银行 成天催还款。我们在这一阶段是无奈,引进实 际上是非常不成功的。 第三个阶段,1995年初,这个工厂推举我 来当厂长,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使生产线开始 运转,产品开始在春兰进行替代,后来我们以 自己的成本和质量优势,让日本、韩国的铜管 也从格力退出。这个时期,卖给我们铜管生产 线的芬兰奥托昆普公司一方面与我们进行技 术和专利共享,同时自己建线与我们争中国 市场,另一方面却决定不再向我们卖生产线。 第四个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是我 们与芬兰奥托昆普公司的较量阶段,双方的 专利官司以和解而告终,我们付出了700万 美金,但也得到了北美、欧洲市场,从此金龙 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去年实现了铜 管销售收入103亿元的目标,出口创汇位列 河南省第一。 “人人都是老板” 大河财富:金龙的管理十分的独特,如金 龙管理层没有副职、金龙的管理体制“扁平 化”等,特别是今年您又提出“人人是老板,天 天在创新”的口号,十分新颖,请问李总在管 理方面有什么心得? 李长杰:金龙的管理不论是没有副职或 者管理的“扁平化”,其结果是激发员工的工 作热情,创新的激情,显示每一个人的个性, 这很重要。这一个性就是老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