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市族在严管中蜕变

信息来源:2007.03.30 大河报 栾晓龙

$T目前,在河南已有十几家企业成功实现海外上市。在上市热再度高涨的今天,海外上市 究竟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海外上市豫企上市后情况如何?它们遭遇了哪些困惑与不适?又 有哪些感悟?它们的经历对其他企业有何借鉴? 记者对部分海外上市豫企进行了调查采访。$E 豫企坦对严苛监管 3月23日,阳光控股总裁办公 室,冯爱萍娴熟地处理着需在新加 坡交易所公告的一系列文件,决策 委员会、关联交易、经营制度设计 等词汇不时可闻。 冯原在省内一家知名企业集团 担任执行总裁,去年10月出任阳 光控股总裁,而在去年3月31日,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 阳光控股已登陆新加坡半年有余。 因此,冯一到阳光控股,便立即感 受到了内外两种企业评判体系的巨 大不同。 “新加坡的监管非常严,根据 董事局的决策,我们是完全按照资 本市场的要求来重新构建企业的架 构、设计企业的制度、制定企业的 战略等,在这个由民营企业向上市 企业转换的过程中,不仅是操作流 程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意识的转 变。暂时性地戴着‘枷锁’跳舞, 可能短期内会导致一定的效率降 低,但这是后续提速的保障。”冯 爱萍如是说。 一些细节也许很能说明这种不 同。比如,国内企业一般都以尽快 实现销售回笼为目标,但作为上市 企业,如果你销售收入实现的日期 早于符合法律文本即预售许可证的 日期,哪怕只有几天,也将被视为 违规操作,回款将从公司的经营收 入中予以剔除。又例如,即使是简 单办公资产的购置,也要求必须有 附三家以上的招投标文件。诸如此 类。 “海外资本市场经过几十年、 上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成 熟有效的以投资者至上为核心价值 理念的监管体系,经营管理行为规 范、公开和透明,是对上市公司的 基本要求,既然在外面上市,就得 严格按照海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郭迎辉认为。 如今,尽管整个公司依然处于 调整、适应阶段,但随着规范经营 的优势日显,高管团队已基本习惯 于戴着“枷锁”“跳舞”,公司也 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事实上,对于严格监管,海外 上市豫企们多能坦然面对。3月26 日,在思念食品一位高管办公室, 案头一份刚刚译出的新交所的文件 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去年8月份,思念食品在新加 坡交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