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慎推房贷理财产品
“我们现在对‘随借随还’业务做得很谨慎,贷款审核、事前说明都做得比以往更细致,银监会的通知的要求还是很严厉的。”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个人信贷部的一位负责人日前表示。他所说的“通知”正是银监会去年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信贷资金严禁被挪用入市,如果发现违规贷款,银行对此将负全部责任。 不过,《通知》并没有减弱各家银行推广基于房贷的综合理财产品的热情。今年1月下旬,招商银行在上海地区推出了“随借随还”业务;1月31日,建设银行宣布在北京推出个人住房最高额抵押贷款;2月6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对各支行下发关于推出“按揭开放账户”的通知。这些业务都使客户能一定程度上灵活使用贷款,也增加了贷款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 房贷理财资金入市的隐忧带有理财性质的房贷产品在2006年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为贷款资金流入股市创造了机会。去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即率先推出“循环贷”业务,客户无贷款自住房和按揭住房只要获得个人授信额度,就可在房产抵押期内可分次提款,循环使用。同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随借随还”房贷产品,运作模式与深发展“循环贷”业务类似。2006年的热门房贷业务还有“跨行转按揭”和“加按揭”,即贷款额度可以随房价升值而提高。某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银行不需要特别推广这类业务,就有很多客户主动上门办理。这类业务增强了房产的流动性,使客户抵押给银行的房屋产权获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贷款资金处置权。在去年股市大好的背景下,这类贷款资金变相进入股市谋求更高收益也就“顺理成章”了。银行自然不会不了解贷款资金的可能流向。深发展在开展“循环贷”业务时就明确规定,客户不能将贷款资金用于炒股或者买卖期货。招商银行总行去年也曾三次对各分行下发内部通知,要求分行注意贷款流向。但各支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不对贷款流向进行监管,“贷款客户挣钱之后很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我们的理财客户。”一位客户经理向笔者表示。因此虽然政策不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政策收紧,银行加强风险控制“分行已经下文通知各支行,近日银监局将对住房按揭贷款进行重点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