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QDII产品终止 新品急“转型”

信息来源:2007.03.01 海峡财经导报 宗禾

由于人民币升值加速,银行系QDII产品的表现不尽人意,频频遭遇巨额赎回。2月9日,中国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运行不到5个月,便因遭遇巨额赎回、产品规模连续20日低于最小规模限制而被迫终止;截至2月11日,招商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运行3个多月来,投资者实际亏损了0.18%。业内人士表示,在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选择投资境外的QDII产品,汇率风险较大。而QDII要想获得投资者青睐,拓宽境外投资渠道已成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近日中国银行又推出了第二款QDII———中银稳健增长(R)。新产品除了投资美元固定收益和货币市场产品,还引入了香港市场的开放式股票基金作为投资对象。 首个QDII产品遭遇寒流2007年2月9日,中国银行在其网站上贴出公告,称其首款QDII产品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自2007年1月12日起,产品份额数已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低于2亿,达到了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终止条件,管理人宣布终止产品,从2007年2月12日起,不再接受申购申请,同时从2007年2月14日起不再接受赎回申请。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自2006年7月28日起公开募集,产品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生效成立时,按照每份产品份额1.00元计算,当时共募集了5.785亿元资金。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该产品在封闭一段时间后分别于2006年10月18日和11月17日开放申购和赎回。然而,产品刚一开放,便遭遇了巨额赎回,从2006年11月17日到今年1月12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该产品的规模便由当初的5.785亿份缩水至不到2亿份,规模缩水了一大半。人民币升值加速,导致产品收益率太低,是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遭遇寒流的根本原因。根据中国银行方面公布的净值,截至今年2月9日,该产品的单位累计净值为1.0050,也就是说,在2006年9月18日至今年2月9日的140多天时间里,该产品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仅0.5%,年化收益率不到1.3%,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2%左右的收益率。招行QDII产品实际收益为负与此同时,另一款类似基金随时可以申购赎回的QDII产品———招商银行的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自2006年11月1日投资运作以来,以美元为本金计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82%,也就是说,在截至2007年2月11日的103天时间里,换算成美元后计算收益的话,投资者获得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