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谁是楼市赢者?
编者按:2005年,鸡年。它让中国楼市难忘。一场名为宏观调控的风暴刮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一系列旨在稳定价格的调控政策风暴来得凶猛也来得爽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遏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如今,鸡年楼市的喧嚣已渐渐远去;狗年楼市的奔腾之势又在跃跃欲试。在2005年的记忆即将从我们的指缝间匆匆滑过之际,作为楼市的记录者,大河楼市的编辑记者拾起一些记忆中的碎片,把对去年楼市的点滴感触倾注于字里行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恭祝广大大河楼市的读者新春愉快,阖家幸福。$$是工作把我和钢筋水泥拉近了距离。甚至,怀有一种亲切。$$工作就是一把利器,能把时间的概念从你的记忆中抹去。当我掸掸身上的雪,习惯性坐在办公椅上,随意瞟了一眼台历,才发现竟然又是岁末了。$$梳理2005年的楼市,我没有切肤的快乐和痛苦,因为我没有买房选房的经历。但作为记录楼市历程的旁观者,却有种难以拨开迷雾的感觉:2005年楼市,谁是赢者?$$开发商是赢者吗?论名论利皆不是。论利,宏观调控犹如一阵突来的狂风,把快意一时的开发商扫得灰头土脸。而持币待购,就像是一场“拉锯战”,让开发商和购房者成为博弈的主角。资金短缺成为2005年开发商心中的痛。论名,一贯秉持话语权的开发商个别声音也遭遇众多反对声。近一年来,网络上对开发商的咒骂和声讨此起彼伏。而在今年纳税五百强榜单公布之后,网上对开发商拍砖的帖子更是达到了巅峰,“有无快感都要喊”成了拍砖者互勉的口号,任志强的一些“不入耳”的言论也迫于人言压力而不得不站出来自我申辩。2005年,楼市针对开发商还有一个流行词汇就是“妖魔化”,潘石屹面对开发商被妖魔化的窘境,言辞也显得颇为无奈。2006年是狗年,开发商能出现旺运吗?我们拭目以待,但2005年,肯定不属于他们。$$那么,消费者是赢者吗?也不尽然。对中原消费者而言,宏观调控似乎只是报纸上的字眼,自己现实中难以感受到。短暂的持币待购后,消费者发现,一路飙升的房价并未放缓脚步,而且那么“大义凛然”,于是乎,消费者乱了方寸,买还是不买,成了难题。年底有消息传来,郑州商品房房价将要摸高到每平方米3000元。不少“望楼兴叹”的置业者看着飙升的楼市不知又要有多少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