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网通:消除城乡间的信息鸿沟
当农妇遭遇互联网互联网不是渔网。当翟妙彩与互联网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她就发现:互联网网不了鱼,但可以网住钱。翟妙彩是巩义北山口镇北山口村一组的一位普通农妇,2005年年初开始养猪,那时她认为:养猪有什么难的,按时喂饱就好了。但是很快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喂养不当,母猪和猪崽都死掉了。在她颇感郁闷的时候,村里来了新“玩意儿”:借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的契机,村里接入了宽带网,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村民进行了养殖种植技术培训,在接受培训之后,她的郁闷就烟消云散了:目前她养了16头母猪,100多头肉猪,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现在她和很多邻居一起被心甘情愿地卷进了“网中央”。截至2005年年底,北山口村已经发展养殖户60多户,种植户200多户,村民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村里也获得了小康村的称号。被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的不仅翟妙彩一个。郑州市惠济区政府自2005年7月底开通试点投入使用以来,在每月的10日前将本月所要播放的节目单以“明白卡”的形式发放至每家每户手中,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每月逢5的日子安排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逢10的日子组织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同时根据农民需求有选择性地播放节目,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四组的孔庆安是葡萄种植户,他在接受远程教育前,因不知道如何有效预防天气影响及病害虫,最终导致烂果较多,产量下降,致使三分之一种植户改种其他。经过区政府组织的远程教育,孔庆安学习了栽培技术,熟练掌握了病害预防技巧,2005年葡萄亩产量较上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信心越来越足了。孔庆安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前学习种植知识要么是请专家要么是通过课本,效果都远远不如远程教育方式,专家讲的东西理论性太强,书本上讲得太笼统,针对性不强,而远程教育方式生动形象,灵活实用,贴近农民实际。”不过他也指出了唯一的“缺陷”:“就是远程教育点开通的太少,不能满足目前农民收看的强烈愿望,应该一个生产队一个点,甚至家家户户如果都能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就更好了。”打造通往农村的信息公路农村现在流行一句口号叫“要想富,先修路”,这路不仅指道路,也是说信息之路,郑州网通正努力修建一条通往农村的信息高速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