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制药:自主创新塑民族品牌
在中华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成长起来的宛西制药,高举“承仲景精华,造仲景名药,塑仲景品牌,振中药雄风”的大旗自主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为成就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作出卓有成效的努力,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为中药的振兴带来希望。把关从源头开始宛西制药原本是一个中药制造企业,可它却在“全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的榜上有名。“中药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药材的质量不高”,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认为,没有上乘、地道的药材,造好药就是一句空话。由此提炼出来的“药材好,药才好”这六个字,成为宛西制药的重要经营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从1998年起,宛西制药在全国同行中率先致力于发展中药农业。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药材之一,在当时我国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宛西制药投巨资在素有“茱萸之乡”之称的西峡县建立面积为20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创造性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按照国际通行的植物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实行中药材产业化经营。2003年11月,宛西制药的山茱萸基地成为首批正式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此后,宛西制药继续以这一模式先后在地道药材原产地河南省武陟、温县,湖北省罗田,安徽省铜陵、金寨,福建省建瓯、建阳等地建立GAP药材生产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住了产品质量的源头关,使“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变为事实,有效地解决了中药国际化的硬伤。知识产权助力中药产业前来考察的中药制药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认为,宛西制药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代表着世界现代制药水平。宛西制药的数百个产品占据全国同类药品10%的市场份额,其拳头产品“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十年全国第一。但是,这并没有使企业决策者的忧患意识有丝毫减弱。孙耀志说:“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中药要想增强竞争能力,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的中药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当主角,否则只能跑龙套。”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宛西制药不惜一切代价地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中药工业的“一号工程”来抓,坚持常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