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酒渐成强势“产业集群”
政府的计划之手如何呵护和规范市场?2月上旬,本报一篇《豫酒立法五年守望》的报道,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日前,记者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该部门目前已着手成立河南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拟加强对河南酒类市场的管理。根据行业管理部门的判断,河南酒类市场的生产环节已基本趋向规范,许多知名品牌之间的竞争趋于良性,众多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逐步回升。按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雷柏林的话说,“已形成了一个呈现良好态势的特色产业群”。对此,记者在许多酒类生产企业的老总那里得到了印证。业内的共识是,一个企业与所属产业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而一个地方企业的发展,又与更大范围内产业群的整体状况息息相关。“四川白酒为何那么有名,那是因为它们的‘六朵金花’握成了一个拳头。”雷柏林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河南是全国酒品的消费大省。因而,在过去,这里也就成为外地品牌和本土品牌捉对厮杀的一方重镇。2月18日,在台湾地区颇负盛名的金门高粱酒偃旗杀来,宣布与河南天美公司联手,将其在大陆的首家代理权放置于此。“金门高粱酒在台湾市场占有70%的市场份额,去年产销额90亿新台币,此次,我们在河南宣布启动大陆市场,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白酒的故乡,且真正能够做到得中原者得天下。”台湾金门酒厂总经理王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汇东西南北之酒,这是河南酒类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因而,“一年喝倒一个牌子”,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但,这也是问题之所在:流通环节的管理不规范、立法之缺失,让许多知假售假者大行其道、大发横财。所以,金门高粱酒在宣告进军河南及大陆市场时,同时也宣布要大打假酒。在河南省酒协、河南省糖酒食品流通协会日常的工作中,引导消费者“进放心店,喝放心酒”就成为一项主要做的事情。按照即将成立的河南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宗旨,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酒类生产、流通环节的管理,促进中国酒类法律法规的顺畅贯彻、执行,这一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意义。只是,业内人士希望,河南最好还是要尽快出台符合本省省情的法规,因为,这是振兴豫酒品牌,壮大豫酒产业集群的“极为重要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