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业园缘何“难产”?

信息来源:2006.02.10 大河报 周健

一枚棋子将落未落,带给弈者的是挥之不去的焦急和迷惑。郑州服装工业园,一个酝酿了两年之久的投资项目,却因选址问题迷雾重重,至今未能呱呱落地。它容纳了郑州众多服装企业“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渴望”——改变传统作坊式生产,促使生产条件升级换代——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依然是无法实现的梦想。面对着这个“市场经济的产儿”,政府之“手”,如何来助推一把?选址就像“生孩子”“对于这个工业园,省市各级领导都做过批示,我们也先后和管城区、中原区、二七区、新郑市、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深入接触、洽谈过,但最后大多没有下文,这个项目也因此一直被搁置下来。”金全福是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的会长,作为郑州几十家规模性服装企业的代言人,他这样向记者谈起他这两年的遭遇。历经曲折而无果,这是郑州服装工业城一直孕于胎中的真实写照。2004年6月,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向郑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服装工业园的报告》,旋即,郑州市主要领导做出批示,指出这是一项“比较现实而且可以操作的项目”,有关方面务必认真对待并予以解决。这个项目的落户首先被落实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头上。实际上,早在此年的3月下旬,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已针对该项目召开了可行性论证会,计划划出300亩地专门开发建设服装城。不过,令郑州市诸多服装企业及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空欢喜”的是,这两个地方最终对该计划都没有下文,算是“不了了之”。其后,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还先后与管城区、中原区、新郑市、二七区等地区洽谈,但多是被搁置。“光由郑州市政府召集召开的协调会我都参加了四次,土地、规划、环保等各部门也派人去了,会上大家发言都很好,但到了底下,还是那句老话,外甥提灯笼——照舅(旧),没人管没人问。”郑州市一位当时参加会议的市场人士对记者说。按照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的规划,郑州服装工业园初步将会吸纳100多家本地和外来的服装加工生产企业进驻,初期投资资金将不会少于10个亿的人民币。业内人士估算,如果要着眼于长远,该服装工业园的占地规模将维持在1000亩左右。以此标准,那些与郑州工商联服装商会洽谈的地区首先就很难满足。“许多地区在招商引资上都盯着实力雄厚、大个头的外资企业、外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