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发”中的民生镜像
西区遭遇废弃或者被严重“郊区化”,都已经不是悬念。西部,塌陷了吗?“我们正在改制,也该有些改变了。”2月21日,郑州国棉三厂的一名门卫说。在他的身后,挂着三个大红的条幅,其中一个条幅上写着“二次创业”等字样。这次不再是口号,随着一场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开发”的风声鹤唳,不久后,位于西区的这些棉纺企业,将离开它们的发家之地,搬迁到数公里以外的一个服装纺织工业园。对于住在西区的普通市民来说,机器的轰鸣声,商业的喧嚣声,一切繁荣伴随着他们生长的年代都远去了。鸟儿飞翔需要整体性的平衡。郑州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却存在东西部的巨大反差:社会经济结构分化,经济发展格局不平衡。长此以往,西区遭遇废弃或者被严重“郊区化”,都已经不是悬念。“西区的国有纺织企业很多,工人也很多,有的大点厂的在岗职工就有三四千人,退休的还有几千人,而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就600元左右,况且很多家庭夫妻都在纺织厂工作,你说每个月千把块钱够干啥?”国棉三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西区有着众多的国有老企业,不仅下岗职工众多,而且收入普遍较低。所有的细节被文人们描绘成一个“西部塌陷”的特有名词。洗牌,意味着把东区过多的目光均分到西区来。洗牌,开始了吗?在最辉煌的时候,郑州6家棉纺厂效益如日中天,为郑州市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最辉煌的时候,找对象都不想在外面找,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因为那时候单位效益好,经济有保障啊!”一家棉纺厂的老职工开玩笑说。“现在虽然几个厂还在生产,但是产品市场竞争力都不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不能达到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样的循环就使得这些企业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企业衰落也是肯定的。”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会长金全福感受很深。2月14日,“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用地调整规划中期评审会”在郑州举行,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美国斯道沃STOA建筑规划(中国)有限公司、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4家单位,分别就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做出了4份详细的发展规划。4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该地区该如何进行用地功能调整,明确解答了“郑州市西部工业区未来到底做什么合适”的问题。据悉,此次评审是中期评审,政府将于今年3月份做出终期评审,评审后,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