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泛滥 谁在制造?谁来终结?
当前,各种制造消费陷阱、宣扬色情、涉及银行卡 密码诈骗等内容的垃圾短信泛滥,让人深恶痛绝的同 时却防不胜防。虽然在去年,国家有关部门下重锤进行 整治,但在新的一年,垃圾短信却依然猖獗。到底怎样 才能根治这些有害短信?用户怎样才能不受这三大类 有害短信损害? 运营商:只能管住SP服务代号 “诱惑性短信和信用卡诈骗短信基本上都是诈骗 个人或者团伙以手机、小灵通向用户发的短信,对于这 类短信,运营商没法进行控制。”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 市场处副经理张磊介绍说,这些垃圾短信跟普通短信 的性质一样,运营商在其中无法扮演技术监控或者内 容监控的角色。对于诱惑性信息,运营商能够做的,只 能是规劝用户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而对于诈 骗短信,用户则应核准该号码是不是所在银行的客服 号码,如果是陌生号码,客户就要提高警惕,及时播打 正确的银行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查询,而不应该回复或 者拨打陌生号码。 “至于和SP收费服务有关的短信,用户应该要鉴 别清楚。”张磊表示,用户首先要确认发短信的一方是 不是SP。如果是,而内容又具有诱惑性或者欺诈性,那 么,用户可以直接向运营商的客户服务热线投诉,如果 已经有费用被扣走,可以要求SP返还。如果短信发送 方不是SP号,而是普通的手机或者小灵通号码,那么, 千万不要相信短信内容或者回复电话,以免造成不必 要的损失。 张磊最后表示,由于运营商没法控制普通短信中 的有害信息,在手机实名制推行之前,运营商能够控制 的只是用SP服务代号发送的有害短信。 政府:亟待手机实名制实施 运营商只能控制SP发送的短信,却不能对其它有 害垃圾短信提供任何帮助。国家信息产业部新闻处处长 王立健则表示,缺少最基本的条件,政府目前没有什么 好办法可以遏制这些垃圾短信。 王立健表示,仅仅从道义上对这种有害行为进行谴 责,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实行手 机实名制。王立健说,实行手机实名制已经是各方面达 成的共识,如果没有手机实名制这个基础,要想治理有 害的垃圾短信,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都不能各司 其责。 “手机实名制相关条例的推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但是在手机实名制推行过程中可能因为触犯到 一些人的利益而受到阻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