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下谁来保护用户隐私
主要涉及2亿手机预 付费用用户的手机实名制 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届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 实名登记注册的用户将被 停机。但是,有关实行手机 实名制的争论却越发激烈, 不少手机用户表示坚决反 对推行实名制,反对向电信 运营商登记个人信息。手机 实名制能否遏止垃圾短信? 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能否得到保护?是否会因为 个人信息泄露而带来新的 骚扰? @@@起因:垃圾短信横行@@@ 在我国买个手机号码一 直很方便,同时手机号码分 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后 付费每分钟的话费便宜,有 月租费,需要登记个人信息; 预付费相应话费贵点,但无 月租费,而且不需要注册个 人信息。在城市遍布的任何 一个手机号码代销点,客户 都可以买到预付费卡号,给 号码充值后,客户就可以使 用该手机号码了。 但就是因为这种方便, 给违法人员提供了可乘之 机。违法人员买个预付费手 机卡,再买个短信群发器,就 可以给任何手机发短信,编 造谎言进行短信诈骗。总共 投入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只要有一个人上当就可以让 他们大赚一笔了。 除了诈骗外,有人还用 来发送走私、贩枪、贩毒、卖 淫等短信;一些企业也会用 这种方法进行广告投放。所 有这些短信被称为“垃圾短 信”。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 达到3.83亿户,绝大多数手 机用户都受到过“垃圾短 信”的骚扰。调查显示,74.8% 的人“隔三岔五就会收到垃 圾短信”,23.8%的人“偶尔 会收到”,“从没收到过”的 人只有1.4%。垃圾短信令用 户很反感。中国公安部新闻 发言人武和平指出,利用手 机短信从事的各种违法犯罪 活动,已经成为危害当前社 会治安的一种公害。 自去年11月开始,公安 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 内统一开展手机违法短信息 治理工作,重点打击包括诈 骗、敲诈勒索、色情、暴力、赌 博等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禁止性规定内容的五类违 法短信。 为配合这次行动,信息 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明确毒 示,手机实名制管理工作 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启 动。“在中国的3.83亿手机 用户中,未用身份证登记的 预付费业务用户有7500万, 垃圾短信主要是通过预付费 号码发出的”,王旭东表示, 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初衷在 于,通过手机实名来确定发 送非法短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