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业务核算中如何选择折算汇率

信息来源:2006.02.23 海峡财经导报 刘承智

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 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 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 的经济业务。企业发生外币业 务时,必须根据一定的折算汇 率,将收付的外币资产金额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其 中折算汇率如何确定,《企业 会计制度》第119条中规定: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 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 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 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 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 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 期初的汇率折合”。这样就为 折算汇率的确定提供了两种 选择: 1、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 率; 2、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 汇率。 由于外币业务核算的复 杂性,选择不同的折算汇率将 造成会计核算结果的重大差 异,而《企业会计制度》又没有 明确指出具体的外币业务类 型可以适用或选择何种折算 汇率。从而造成实务的混乱。 通常,企业的外币业务可 以具体分为外币购销业务、外 币借款业务、外币兑换业务和 接受外币资本投资四种类型。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外币 兑换业务、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和外币购销业务,就不宜采用 业务发生时期初的汇率作为 折算汇率。 一、外币兑换业务折算汇 率的选择 企业在外币兑换的过程 中,收入或付出一定的记账本 位币金额,同时将减少或增加 相应的外币金额。其中,收入 或付出的记账本位币金额都 是按照银行外币的实际卖出 价或买入价进行折算的,而对 于同时减少或增加的外币金 额,应该按照规定的市场折算 汇率进行折算,并将二者的差 额作为当期的汇兑损益处理。 在这里,对于增加或减少 的外币金额,究竟按业务发生 时的市场汇率折算还是业务 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进 行折算,笔者以为应选择前 者。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如下 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兑换外 币是需要获得—定利益的。而 这部分利益的赚取是通过银 行的外币买卖价格与当时市 场汇率的偏离来实现的,并在 兑换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企业 在对外币业务进行核算时,就 应该考虑将这部分兑换损失 反映出来。 例1:南方公司本期因外 汇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 40000美元,当日银行美元卖 出价为1美元=8.40元人民 币,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 元=8.35元人民币,本期期初 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45元 人民币。对于折算汇率,南方 公司有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