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阳光工业”牌 云霄欲根治假烟暗伤
$T1月12日,云霄县东 车湾开发区,1.8万件的 成品烟、半成品烟、咀棒、 烟叶、标识等制假物品在 熊熊烈火中付之一炬。这 批被销毁的制假物品是 云霄各打假职能部门、乡 镇于2005年11月以来 查获的。 十来年制假已使云 霄经济受重创。那么,制 假被基本遏制后,云霄该 如何疗伤,填补“假烟经 济”留下的产业空白,使 经济走上正常发展轨道?$E 1假烟带来畸形繁荣 谈起云霄的制烟历史,不 少上年纪的云霄人都如数家 珍。据史书记载,云霄是中国 最早种植烟叶的地方,早在清 朝年间就有数十家烟行。解放 前,云霄是福建主要的卷烟产 地,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手工卷烟作坊几乎遍及云霄 全县,并创办了国营云霄卷烟 厂,所生产的“玉兰”、“金三 角”等品牌香烟远近闻名。 “云霄人制售假烟是从上 世纪90年代开始的。”据云霄 县有关干部介绍,当时在全国 市场上,玉溪、红塔山、阿诗 玛等香烟供不应求,一些胆 大的家庭作坊开始仿制这些 名牌香烟,且不再满足于在 当地集市销售而运往外地。 这种举动在当时并未引起当 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上造 假暴利的驱使,一时间许多 乡镇都出现制售假烟的家庭 作坊,且开始向采用现代机 械批量制造发展,制假机器 逐渐由一般的简单机器升级 为高级配套的整体机器。 “一台30万元的机器加 上10个工人,一天便能产出 2至3万元的暴利。”有人给 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以假红 塔山为例,当时生产一包假红 塔山的成本约0.7元,生产一 箱的成本约500元,而贩卖出 去就是700元至1500元。“若 生产顺利,一个月便可收回成 本”。 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 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 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 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 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 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 切入间法律;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 首的危险。”受造假暴利的驱 使,制售假烟迅速在云霄蔓延 开来,规模越来越大,并形成 制造、运输、销售一条龙。 由于云霄假烟的仿真程 度高、口碑很“好”,使得“云霄 假烟”在全国出了名。有人戏 称:“‘云霄假烟’是漳州在全 国知名度最高的‘驰名商 标’。”全国各地的烟贩常年云 集云霄,交易情景十分火爆, 由此带来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