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鞋业复兴提速

信息来源:2006.04.10 大河报 黄涛,王鲁峰

鞋业复兴议案引发热议“河南鞋业的发展已受到人大代表的关注。”河南省贸促会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梁杰一说起这话有些兴奋。梁杰一所提到的人大代表是尹志国,开封市科技局的退休职工,曾在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题目为《关于复兴我省鞋业的建议》的议案。尹志国认为,河南鞋业在全国曾一度辉煌,以许昌、驻马店和洛阳偃师为主的布胶鞋生产基地至今仍被列为国内布胶鞋生产基地。1995年,河南省皮鞋年产量达3409万双,排名居广东、浙江之后,位列全国第三。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因河南制鞋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款式老,种类单一,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严重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尹志国看来,河南发展鞋业有很多优势,郑州一直是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制鞋企业的营销重地。而河南省2004年毛皮产量全国第一,轻革产量全国第二,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竞争优势。目前缺的就是如何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吸引沿海制鞋企业到原料加工地投资办厂,变简单加工为精细加工,追求皮革加工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尹志国的议案目前已经转交到河南省贸促会。“我们正在积极回复这一议案。”省贸促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这位人士称,他们目前正在与省里相关部门协商,拟成立一个既有政府部门参与又有鞋业商会参与的领导小组。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区域规划,在有产业优势的地区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鞋业行业完善的产业链条。此外,还就鞋业技术培训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官方的态度更被业内人士所关注。“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草案中提到,河南省将大力发展包括鞋业在内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河南省委政研室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制鞋产业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制鞋产业,不仅可以壮大我省工业基础,而且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将会发挥主要作用。这是一个可以富民的产业。”梁杰一说。鞋城竞争加速鞋业发展河南鞋业加工从辉煌到“不景气”的这么多年中,是鞋业贸易为河南在全国鞋业产业中争得了一席之地。郑州市京广路上的郑州鞋城已有10多年的历史,其辐射范围涉及河南全省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等周边地区,年批发交易额达60亿元到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