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新鞋走旧路行得通吗?

信息来源:2006.04.13 海峡财经导报 孙晨

$T车水马龙的台江步行街两侧,矗立着两座体现了不 同时代特征的商场──元洪购物广场和台江农贸市场。 仅仅隔着一条窄窄的街道,但俨然是两个世界,前者是 时尚的shopping mall,后者则是老态渐显的批发集市。 但在今年4月,它们都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曾 经被誉为“八闽首集”的台江农贸市场险些因为消防措 施不到位而被查封;元洪购物广场也因为经营状况不理 想而要重铸品牌。4年前,同一区域内同样名噪一时的 台江百货因为定位不清及经营方向模糊而悄然退出竞 争的行列,这为台农和元洪城拉响了警报。不思变,则落 后,在这关键时刻,台农和元洪城是再寻定位继续前行 还是步台百后尘走向衰弱?$E 台农难走品牌路线? 老台农重新定位 成立于1989年的台江农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室内 农贸市场。市场涵盖食品、水产、服装等各个方面,被誉 为“八闽首集”。2000年,台江农贸市场将农副产品、水 产等整体迁移,市场转型成为服装类市场,一度相当繁 荣。2000年以后,随着元洪城、中亭街等新商业项目出 现,使得台江农贸市场受到不小的冲击。2005年,台江农 贸市场重新定位,以走品牌路线为主,期望通过走品牌 路线来改变台江农贸档次低的形象。 形象不佳成致命伤 “台江农贸要走高端路线?可笑!”在台江农贸市场 决心打造品牌市场时,一位业内人士对台江农贸市场的 转型尝试泼了一盆冷水。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台江农贸市场附近的榕城古街 及台江步行街的人流量较大,但真正购买人群却比较少, 购买力也不强,“从年龄层上看,多是30岁以下的青少 年,且近一半的客流都是来自福州各郊县。”购买人群的 缺失使得台农不能走以高端品牌为主的路线。 此外,在福州人的印象中,台江农贸市场只是福州 的服装批发市场,这种认识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提起台 农,不少人就联想到杂乱不堪,这一形象极大地制约了 台江农贸的发展空间。 消费群体少,购买力不强,批发市场的形象成了台 农的致命伤。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对整个农贸市场的 结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才有可能使台江农贸市场获得 更好的发展。 设施陈旧不好改造 但改变商场结构布局何其困难,市场硬件设施 差,不可能再做较大的改动。 2005年11月,时任福州市代市长 的郑松岩就对台江农贸市场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