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保密还是公开?
薪酬制度不仅是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 中最敏感的话题。企业是否应该公开员工的薪酬?公开 后将对员工和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薪酬保密失灵HR很头疼 尽管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采取了严格的薪酬保密措 施,位于东莞的飞地达设备有限公司还是遭遇了薪酬 信息泄露问题。对此,人力资源经理吴鹏头疼不已。 2004年4月,在公司技术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曾 在某知名外企任技术部经理的王鸿接受了飞地达的 邀请,出任技术部经理。当时双方谈妥的条件是税前 月薪12000元,奖金根据公司业绩具体分配。上任后的 王鸿把心思都扑在工作上,由于业务一直处于上升状 态,王鸿经常加班加点,任职4个多月没有休过几个 真正的周末。为了缓解王鸿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是公 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王鸿的推荐下,2004年8月,飞 地达聘用了孙立义为技术部副经理。 11月底,技术部每月一次的常规技术讨论会后,孙 立义坚持邀请王鸿吃饭。几杯酒下肚后,口无遮拦的孙 立义称赞王鸿是一个不错的技术管理者,并对公司提 供的薪酬待遇表示满意。 兴头上的王鸿信口问孙立义月薪有多少,孙立义 非常爽快地说“税前月薪是14000元”。一直兴致盎然 的王鸿听到14000这个数字时大吃一惊……一个多月 后,憋不住的王鸿找到吴鹏,质疑这个问题。 “事实上,企业始终都无法真正落实薪酬保密,更 不能以保密为由掩盖薪酬事实上的内部不公平。一旦 员工得知了真相,HR就很被动。”吴鹏深有感触地说。 交锋:公开VS保密 保密易引发员工的不信 任感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已10年的李海淑认为,任何 事情只要是暗箱操作都会出 现不公。从原则上讲,一个公 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制度应 该是公开的。一个公开的薪 酬体系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 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根据 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当员 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 效评价从而带来更多的收入 时,就会受到激励而付出更大 的努力。 某知名外资企业人力资 源部主管王小莉的观点是, 公开的薪酬制度有利于组织 内部的沟通,并有助于培养 员工的信任感。我们知道,实 行保密薪酬制度的组织,很 难杜绝员工私下讨论薪酬, 而这种私下的讨论和交流得 到的往往是错误的信息,或 者是被别人欺骗,或者是自 欺欺人,在这种相互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