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偏爱沿海合资企业
职业教育正以其独有的办学特色赢得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4月,河南机电学校对中等职业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理想就业地点是沿海地区,合资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具吸引力。$$本地企业亟须增强吸引力$$据介绍,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希望在郑州就业的仅有5%,在河南全省就业的有11%,愿意在沿海及其他地区就业的有84%。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结果是,国企32%,民营4%,合资63%。$$河南机电学校校长张震说,沿海及其他地区对毕业生较内地甚至省会郑州有较强吸引力,合资企业又较国企有较强吸引力,说明学生的就业观趋向外向型,接受外来思想较快,强烈希望接受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科学以及高收入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选择也给正在成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一个提醒,即正渴望大发展的河南本土企业该怎样通过提高薪水、改善企业环境等做法,把这些技能人才留下来,为自己所用。学生对民营企业选择率较低,一是反映了学生对民营经济认识的不足,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民营企业吸引人才仍需付出更大成本和努力。$$中职生就业过于依赖学校$$在就业依靠渠道选择中,学校介绍占绝对主角,达97%,个人联系为2%,他人帮助为1%。$$张震说,这个选择很现实地反映了现在中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学生存在较强的被动就业思想,就业渠道基本上全是靠学校联系就业,没有发挥自主择业的主动性和利用其他社会关系拓宽就业渠道的思想准备。这提醒学校,除了继续对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外,还应该在就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就业主动性。$$中职生薪酬期待“分工时”$$接受调查的部分同学把薪酬的期待值分工作时段进行回答,比如实习培训期间为600-800元,理由是刚毕业,对企业贡献不大,收入不应该要求太高;适应工作期间为800-1000元;工作1~2年后为1000-1200元。$$参与调查的老师说,调查中,有同学能这么理性地选择薪酬出乎他们的意料,部分同学认为只要吃苦耐劳、适应力强就可以有较高收入这种想法也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作为选择薪金的理由而是依据当地一般消费水平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想当然,这在未来就业教育中仍需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