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村低保将全面启动

信息来源:2006.05.23 大河报 夏冰

核心提示我省现有的150万农村特困人口,从7月起全部转入农村低保,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20元的补差;新增的农村低保人口,9月底前完成登记、审核、发证和建档工作,从10月正式享受低保救助。为让农村特困户、五保户过得更好,省委、省政府把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农村低保)列为今年为老百姓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享受农村低保的对象应该是哪些人?农村低保对象如何申请享受低保?如何做到农村低保户“应保尽保”?近日,记者对此进行采访。新闻背景7省辖市农村低保试点在一座亮堂的平房前,86岁的老汉贾发妮高兴地说:“房子是政府帮助建的,每月全家又有280元的生活补助金,看着两个孙子一天天长大,我又对未来充满信心了。”让老汉重拾信心的,是郑州市率先实施的农村低保制度。贾老汉是金水区柳园口村的一户特困农民,10年前,当教师的儿子去世后,留下了痴呆的儿媳和两个年幼的孙子,一家人生活艰难。而现在,老汉一家有吃的、有住的,两个孙子免费上学。老汉说,要不是政府的低保政策,他想都不敢想还能过上今天的生活。和贾老汉一样,去年,我省共有48万多人,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据省民政厅低保处李长训处长介绍,我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始于2003年10月。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但由于县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地方救助资金难以落实。为使农村低保救助工作制度化,2005年,我省在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商丘、许昌、济源,以及洛阳的吉利区,平顶山的舞钢市、石龙区,三门峡市的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南阳的西峡县、濮阳的清丰县、信阳的罗山县等6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年低保标准在637元至1200元。目前,我省已有24.8万户、48.5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去年支出低保金8075万元,使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实施的试点地区中,郑州市实施最早,保障标准最高,管理最规范。从2005年7月1日起,郑州市在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又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市区由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县(市)由70元提高到每人每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