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工资,如何能买下员工的24小时?
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 今天,内资企业正遭受自身 发展缺陷和外资企业强势竞 争的双重压力,中国企业的 人才流动率和流失率不断攀 升。一方面,许多优秀人才流 向国外和外资企业;另一方 面,内资企业之间的人才流 动也更加频繁。 许多中国企业的老板们 疾呼:天虽降大任于我,却不 见人才降落,合适的人才挖 不来,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对 员工忠诚度的拷问成为老板 们当前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 之一。 员工的最大忠诚度莫过 于心甘情愿地把每天24小时 都高效地奉献给企业。能够 买下员工的24小时,恐怕是 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了吧。 如何买下员工的24小 时?对这个问题不少老板将 信将疑,我能买下员工的24 小时吗? 能!所有的百年老店、所 有的飞速成长型企业,都是 员工倾心奉献的“血汗工 厂”。海尔的员工们下班后仍 在冥思苦想:我该怎样设计 更加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该怎样改进销售措施,该怎 样做好新开发客户的关系维 护?当员工们以企业为家,以 身为企业成员而无比自豪 时,那些大智若愚的老板们 已经悄无声息地拿走了几倍 于员工工作时间的剩余价 值。 那么,如何才能四两拨 千斤,以8小时的工资买下员 工心甘情愿奉献的24小时 呢? 老板和员工 究竟是什么关系? 员工是企业的细胞和基 石,但遗憾的是,在劳动力 “相对过剩”的今天,不少企 业主对员工的态度不是藐视 就是漠视,认为员工是来蹭 饭吃的,他们的观点是:资本 是我的,资源是我的,两条腿 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 多的是。与其短视盲视同时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方面, 企业人才在大量急速地流 失;另一方面,企业却又在大 张旗鼓地招兵买马。 有的老板会说,企业是 我开的,难道还把员工当 “爷”不成?这倒不必。既然没 有员工就没有所谓的老板, 那员工和老板就是合作的关 系,而合作的现代价值取向 就是共赢。那个以为两者之 间仅仅是发号施令与绝对执 行的纯粹金钱交易的野蛮时 代早已成为历史了。 员工既是老板的合作 者,就应当有合作契约在,但 一个聪明的企业主绝不会把 目光仅仅停留在一纸劳动合 同上,他还会额外地给予员 工更多的晋升、授权、期股、 期权等传统劳动合同所不能 承载的机会。 除此之外,一个胸怀大 略的企业主既会把员工当成 事业的合作者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