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治“赖”良方
法院执行积案,切勿一刀切 张保盈(河南九鼎投资咨询公司董事 长、博士): 20多年的改革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经济 体制方面的弊端。一些执行案件特别是涉及 国企的执行案件,企业、政府以及银行,没有 单一的责任主体。 社会转型,导致出现错综复杂的关系和 环境。面对银企关系,或许不能以单一所谓 的“欠债还钱”的“执行风暴”表现出来,这样 的话对我们整个金融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造 成很大冲击。这个冲击的负面效应当前已经 显示出来,有好几个很知名的企业家都被拘 留了。 法院和政府、企业债权人一样,在这个 事情上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欠债不还”不是 法院造成的。企业形成不良债权,有时不是 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件,而是在一个综 合体系下产生的。对此,我们若采用大刀阔 斧的方式来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就可能带 来短期效应,而且,事过境迁,有些问题还是 没有根本解决。 当然,这一次“执行风暴”最大的好处, 就是让社会明白银企之间应建立良好、和谐 的关系,同时,也对河南整个金融环境塑造 产生了积极作用。我认为,下一步我们要完 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企业贷款不 难,如果本着程序走,银行加强信贷监督,政 府少插手银企之间的关系,那么它就会形成 一个良性运行状态。这种状态对我们未来整 个市场经营体系及河南金融生态来说,都是 非常好的。 可以让经营困难的 企业“封闭”运营 陈根成(河南中小企业局总 经济师): 我们刚刚组织8个组、40多 个人对全省民营经济进行了调 查,许多人对执行风暴一致持保 留甚至是否认的态度。 采用“执行风暴”这种办法, 可以说是处理复杂问题的不分青 红皂白的最简单的办法。因为,它 不符合市场规律,沿袭了传统的 计划经济的办法,给社会带来的 总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并不符 合国家现在提出的中原崛起这个 发展的总体思路,对社会和谐不 利。 对企业欠债,咱们应该仔细 算算。有些企业过去给国家和当 地经济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如 果当初就是一个病病歪歪、不死 不活的,银行绝对不会去管它。之 所以投钱,就是因为它过去发展 良好。现在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 因,有些企业在经营中一时出现 困难,跨不过这个坎儿,对它们采 取这种风暴就是不合适的。但是 若恶意逃避,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