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加速洗牌 八成电子支付企业面临淘汰
电子支付企业的生死考 验日趋逼近。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行 长周小川在金融基础设施建 设研讨会上提出,一些市场创 新产品如网上支付、移动支付 等电子支付方式,在缺乏规范 约束的情况下发展可能面临 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应的法规 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这是酝酿两年之久的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出 台前夕,央行行长就新技术的 出现对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 风险做出的首次评价。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 法》被认为是将电子支付企 业纳入牌照化管理的标志。 业界盛传,央行即将在今年 第三季度正式发布该管理办 法,其中将电子支付企业的 数量限制在10家。这意味着, 目前国内近50家电子支付企 业中八成将被淘汰。 [多重困境] “目前的市场状况并不 令人满意。”网银在线总裁赵 国栋表示,2006年是电子支 付企业关乎生死的一年。他 认为,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 企业面临同业竞争激烈以及 如何取得银行和用户信任等 多重难题。 iResearch (上海艾瑞市 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 伟庆表示,企业数量众多造 成的后果是过度竞争。在 2000年中国电子支付业发 展刚刚起步之时,商户同支 付企业之间除了年费之外的 利润分成大致在1%-2%。国 内最早的在线支付平台—— 首信易支付(首都电子商城 网上支付平台)开出的标准 是1.2%。 但到了2005年,在支付 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免年 费、且分成比例低于1%的 “优惠条件”层出不穷。“再 除去同银行之间的分成之 后,支付企业所得无几。”杨 伟庆说。 “这种竞争的后果使第 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完全控制 自己的商户,市场规模难以 做起来。”另一家支付企业的 一名人士表示。 此外,由于第三方支付 必须依赖银行作为清算管理 的核心,因此银行对于网上 支付的觉醒和热衷也对电子 支付企业的生存造成了压 力。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招 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 等都已在网上电子支付上投 入了很大力量。除此之外,央 行批准的15家外资银行准 许在中国开办网上银行,业 内人士认为,这势必会在 200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开放 之后对国内第三方支付组织 造成冲击。 而被多数第三方支付企 业认为是最大对手的中国银 联也已从2005年开始发力, 推出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系统 (Chinapay)。另外,中国银联 还与中国移动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