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样本”显示地方政府推动房价上涨?
事由 6月13日,新华网刊登了 一篇题为《呼和浩特“有形之 手”推动房价猛涨》的文章,揭 示了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是 房价上涨的有力助推因素。 文章中提到,4月份,呼和 浩特市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 达14.9%,位列70个大中城市 之首。在今年以来各地发生的 商品房涨价风潮中,地处西部 欠发达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如此 惊人的房价走势引人瞩目。 2004年,呼和浩特市商品 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600元左 右,这引起了一些政府领导的 担心:低房价很难吸引大开发 商,制约了城市建设;偏低的地 价也造成房地产开发商利润空 间过大。而这便成为了此后地 方政府以地生财,借机“造势” 的绝佳理由。 为改变这种局面,呼和浩 特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 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开 始了“最大宗国有资产”的经 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从北京 引进一家专业公司作为土地运 营顾问,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拍 卖和招商活动。 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 助下,呼和浩特市通过“招拍 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 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 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 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 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 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 每平方米1590元陡然升到 2005年的2400多元。 2005年6月,清华大学房 地产研究所等机构出具报告 说,呼和浩特市房地产投资环 境的吸引力已排在北京、上海、 广州、南京之后,名列第五。两 个月后,“呼市城市发展与土地 开发创新论坛”开幕,市政府官 员和与会专家、开发商、媒体都 众口一词,说呼和浩特房地产 商机无限。 此外,呼和浩特市加大了 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 力度,并将此作为吸引房地产 投资的一大“优势”。在城市旧 貌换新颜的同时,造成了大量 的被动住房需求。 迄今,除了即将完成的麻 花板等4个“城中村”拆迁改 造外,还启动了11个“城中村” 的改造工程,已有4500多户村 民动迁。“十一五”期间,将对 二环路以内的25个“城中村” 逐步进行改造,5.4万户约16万 农民面临动迁。 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呼和 浩特市房价涨幅一举“夺取”全 国第一,并且是连续三个季度涨 幅超过10%。今年1月至4月, 呼市商品住宅又以13.5%的同 比涨幅,位列全国房价涨幅“三 甲”。 然而,“呼和浩特市是80%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