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造车:冲动是魔鬼?
正如三年前民营企业进军汽车业的热潮一样,眼 下汽车民企正经历汹涌的大退潮。 继宁波奥克斯汽车公司(下称“奥克斯”)于2005 年正式退出汽车制造业之后。又一家民企汽车公 司——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万丰汽车”) 也有可能步其后尘,退出汽车制造业;而江西华翔富奇 也传闻退出在即。在前赴后继的民营企业造车道路中, 巨大的风险已开始显现。 多家民企折戟在前 “奥克斯花4000万元做了个汽车梦。”奥克斯集团董 事长郑坚江的话成为2005年中国车市的经典语录,这年3 月,曾经扛着“汽车行业暴利终结者”大旗、宣布将投资80 亿元闯入汽车业的家电巨头奥克斯突然中途“下车”。这 时离奥克斯高调宣布进入汽车业的时间仅隔13个月。 而在此前,2004年三季度,已和南汽合作生产出“西 雅途”轿车的波导公司从南汽撤资;2005年1月18日, 夏新电子决定撤出对汽车业的投资,距信誓旦旦高调宣 布斥巨资1.75亿元与南汽合资成立公司不到一年时间。 民企造车“黄金时代”已过去? 在汽车业“名利场”中游戏的企业越来越呈现“强 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态势。 在民营汽车企业中,目前吉利、比亚迪已经脱离“苦 海”,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4月份销量统计,吉利汽车4 月份的销量为1.7万辆,比亚迪汽车销量是5304辆。用 一位汽车销专家的说法是:“比亚迪已经过了温饱线, 而吉利则开始享受小康生活了。”余下的企业中,销量最 多的是江南奥拓219辆,最少的吉林通田为零。 早在奥克斯退出车市之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 展总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就表示,新的民营企业现 在进入汽车业为时已晚。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巨头都涌 入中国,国内企业缺乏成长时间,虽然众多造车民企是 否会重蹈覆辙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整个车市 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 经济学家吴敬琏去年末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发表演讲时也表示:“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认为现 在汽车业要谨慎投资。” 事实上,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民企造车 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民企造车第一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 表示:“没有汽车制造及营销经验的其他行业在进入汽 车业之前,都以为汽车行业的利润高,只有真正进入后 才知道,做汽车并不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