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为何“对不上眼”

信息来源:2006.06.22 海峡财经导报 张志明

$T“接到福建‘创业与风险投 资论坛’演讲的邀请,我很意外,风险 投资在福建适合吗?”6月16日下午,福州金 源国际大饭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成平继续“语不 惊人誓不休”。自称曾几度入闽的郎成平认为,福建侧重 于传统产业,无论是企业模式还是竞争风格都不太适合风 险投资。 我们暂且不论“郎旋风”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但福建 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少创投业人士认为,福建风险投资亟待突破,不仅有 多数面临升级换代的企业“嗷嗷待哺”,就连一些国 有背景的创业投资企业也需进行一番变革。$E A 风险投资短缺 闽中小企业“吃不饱” 谈及风险投资,人们极易将其与高新技术产业相联系。 在熟谙创业投资理论与实务的福建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 展研究院院长陈明森教授看来,风险投资具有“限定在未上 市的高成长企业,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 与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相比,福建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不理想,这与福建经济实力在全国的位次极不对称。“主要原 因在于福建对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对 此。陈明森认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福建对高新 技术产业的投入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政府财政拨款和企业 自筹资金,其中又以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 政府财政拨款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据统计,多 年来福建的科研超过转化率一直在10%左右,主要依靠政 府财政投入显然难以满足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各阶段 的资金需要。 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早在1999年,福建就成立了 首家创业投资企业。但是,“福建创业投资发展缓慢,一直 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6月16日在福州举行的“创业投 资专场对接会”上,一新加坡创业投资公司负责人认为。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各类创业投资及相关机构约12 家,数量仅居全国第14位;创业资本规模小,总体注册资 本仅为3亿元左右,且基本以政府资金为主。 对福建庞大的中小创业企业群体而言,如此小的资 本规模无疑是杯水车薪。6月16日,藏天园集团董事长 陈用贵兴冲冲地赶到“创业授资专场对接会”现场,期望 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资金短缺已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这次来希望能借助亿泰证券获得风险投资。”陈用贵告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