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商人:挣扎在包容与封闭之间
提到莆田人,不少人下 意识会想到“精明”二字。这 里面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 称赞莆田人做事精细,很会 分配和利用手中的资源,别 人赚不到的钱他有办法赚 到;另外一层则多少在暗指 莆田人喜欢算计,事无巨细 都要盘算。 成也精明,败也精明 现象一:“卡朱米”现象。 “卡朱米”是莆田一家羽绒服 企业──福建汇达时装有限 公司的名牌产品,主要销往东 北市场,在东北市场的占有率 甚至高于波司登等知名品牌。 可是由于他几乎不在福建媒 体和央视打广告,所以包括很 多莆田人在内的福建人并不 知道,莆田居然还有这么一家 土生土长的知名企业。 最让人吃惊,在评选其为 中国驰名产品的过程中,这家 企业仍然坚持不轻易花钱来 提高知名度的策略。据为其提 供策划服务的福建新思维企 划有限公司许黎阳副总经理 介绍,该企业这样做是为了省 钱,“没必要花的钱绝对不 花”。事实证明,与国内很多企 业打造品牌,往往是广告开 路,花大笔的钱上央视走一圈 相比,莆田人更擅长节流,更 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和资 金,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进行 有针对性的投入。 现象二:另辟蹊径,赚别 人赚不到的钱。泉州市发展与 研究中心吕涌波副主任认为, 闽商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 莆田人更能吃得苦中苦,善于 赚别人赚不到的钱。这多少和 莆田人精明的个性有关,他们 总是善于发现商业机会,商业 意识很强。上世纪八十年代大 兴安岭一场特大火灾,造成森 林毁灭性损失。灾后有关部门 测算,从清理火场运出烧坏木 头,到更新林木,需要好多年 时间。莆田人却从中看到商 机,经营木材的莆商齐集大兴 安岭,不到三年,把全部木头 运出来,自己赚了大钱,还帮 了国家大忙。 出生在莆田东峤镇汀塘 村的欧宗荣的创业故事,更能 说明莆田人经营上的精明过 人。早在1985年,正当沿海大 开发的时候,欧宗荣却独辟蹊 径,避热就冷、避近就远,看准 正花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的 江西,成立了江西正荣市政工 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发展与江 西城市发展紧紧相连,先后参 与了司马庙立交桥、九江防洪 工程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重 点项目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 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正 荣集团已经发展成江西知名 的房地产集团。 现象三:擅长虚拟经营, 凤凰难回巢。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