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股权如何软化经理人的权仗

信息来源:2006.06.15 海峡财经导报 景素奇

$T在笔者接触的经理人之中,有不少是因为股权问题而离职。当问 其为什么离开企业时,回答往往是:“甭提了,老板答应给股份,等企业 上轨道了就不提这回事了。我一提,他就以各种借口搪塞。对这些说话 不算数的老板,我还给他干什么劲!” 此时,笔者就会给他们讲述那些得到了股份的经理人的遭遇……$E A、小股东的尴尬 以下是笔者与某位离职经理人的一段对话: 笔者:你为什么要离开公司? 经理人:老板答应给我5%的股份,也给了股权证 明。可当了两三年的股东,我没有分到一分钱!问老板, 老板把报表一摊,说亏损了,分什么红?可这几年企业 明明发展得不错。 笔者:真亏吗? 经理人:不知道,财务不归我管。这几年我成了股 东,有什么问题也不好意思提了。稍稍有点意见,老板 一句“你也是股东”就把我给噎回去了。 笔者:为什么会亏损? 经理人:主要是这几年赚的钱又都投进去了。 笔者:也就是说股东权益增加了,而短期利润没有 增加。 经理人:要权益有什么用?我还不是该干啥还干 啥?说不定有一天企业倒闭就什么也没有了。还不如要 现货,多分点红。 笔者:那你辞职后股份作何处理? 经理人:只能是不要了,本来就没有出钱,是干股, 也没什么可惜的。 笔者:原来有具体约定吗? 经理人:有约定,走就要退出股份。 现实中,许多没有当过股东的经理人也许都期盼 着能够持股,当上真正的股东,哪怕只有很少的股份。 然而,当过股东的经理人都明白:股东尤其小股东有多 么尴尬! B、股权的“毒害”作用 成为小股东,陷入两难境地 有个经理人对我讲述了自己得到股份前后的故 事: 他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年后业绩不错,老板为了兑 现承诺,赠送他8%的股份,这是做了工商注册变更的 真股。但股权变更后,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 和以前一样,他仍担任总经理职务,但已然今非昔比: 以前自己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无论是思考问题、做 决策、发布指示还是执行制度、处理员工关系等,都是 处在经理人的角色来思考;变成股东后,双重身份和 角色反而导致他左右为难,角色混乱。比如:过去给下 属发布命令时,脱口而出“咱们都是打工的,应该站在 老板的角度想想,你要是老板你会怎么做。”这样很容 易和员工拉近距离。可自从有了股份之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