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第一案凸现知识产权保护“软肋”
$T国内最大的专利侵权案一审告结,但2980万元的赔偿额并没有让这项金奖专利的发明人郑红专夫妇喜笑颜 开。虽然这是改变我国近百年来轧钢技术落后局面的极具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在发明过程中也曾受到过广泛关注, 但屡遭侵权的现实,却使他们十分无奈。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明显滞后,并且对事不对人的处罚办法也很难震慑利欲熏心的 侵权者。保护我们自己的专利技术,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E 侵权大案一审判决 6月20日,郑州市中级人民 法院宣判了一起专利侵权案,该案 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专利 侵权人需要赔偿的金额巨大,而且 也因为原告本身在高新技术领域 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为世人瞩目。 判决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出人 意料:就原告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拓普)发明 专利被侵权一案作出判决:被告郑 州天宏泰隆冶金机械技术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郑州天宏)、北京泰隆 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 京泰隆)等立即停止侵犯郑州拓普 发明专利权的行为。同时,已从侵 权中获得高额利润的北京泰隆赔 偿郑州拓普经济损失2980万元。 这起郑州市近年来最大的一 起专利侵权案件的一审终于落下 帷幕,而由于赔偿数额惊人,它也 由此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起专 利侵权赔偿案。 “不排除被告进一步上诉的可 能,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法院的 二审通知。”原告代理人谨慎地告 诉记者。 专利遭侵权 1995年,郑红专、赵林珍夫妇 成立了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 司。经过长期艰辛的攻关,目前公 司已经完成了第六代轧机技术的 研制,新型轧机技术的发明成功, 意味着我国近百年来轧钢技术落 后、轧钢装备尤其是大型板带钢轧 机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将被 打破,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轧机轧制 时轧辊带来的挠曲变形的世界性 难题,大幅度提高了轧机的横向刚 度。 2006年3月,他们的专利轧 机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授予 了“第九届中国专利金奖”。 郑州拓普生产轧机的专利技 术引起了全球轧钢界的高度关注, 但同时,越来越严重的群体性专利 侵权使其不堪其扰。此次法院判决 的侵权事件中,郑州拓普被侵权的 发明专利是“一种轧辊小挠度、高 钢度轧机”,应该算是其中最为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