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面议:让人欢喜让人忧

信息来源:2006.07.31 大河报 李红孔,任远

核心提示$$薪酬,这是每个求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可能是求职者签下一份工作的主要因素。但是近期省会郑州举行的几次大型招聘会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用人单位都在招聘广告中打出了“薪酬面议”的招牌,这让求职者多了几分茫然。那么,“薪酬面议”对求职者来说有何利弊?用人单位为何选择“薪酬面议”?求职者如何规避其带来的种种风险呢?$$求职者:“薪酬面议”让人心里没底$$在上周三,省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记者看到,现场六成以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上都注明了“薪酬面议”,而很多求职者对“薪酬面议”感到很困惑,心里没底。$$河南财经学院毕业生王岩说,薪酬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而招聘单位在这方面给的信息很少,这让人心里很没底。前段时间,有个同学本来和用人单位已经说好,但因为工资面谈时没有谈妥,还差点受骗。“到这些未标明薪酬的企业应聘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一开始不知道薪酬多少,就盲目面试,如果最后工资待遇谈不拢岂不是白忙一场,企业还是明码标价好。”$$郑州轻工业学院刚毕业的吴娜表示,她会首先选择对于薪金明码标价的单位。她认为,薪金能够明码标价,说明这个企业各方面(包括待遇制度)都比较规范。$$而赞成面议的求职者也不在少数,郑州大学研究生董晓云认为,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注重能力,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所给的薪酬自然也就不同,如果一概而论则有些武断。“其实,即使有些用人单位明码标出薪金数字,也未必就是应聘者最终所得。哪个单位不是按能力和业绩来定工资的呢!”$$据了解,赞成“面议”的大多数是学历层次较高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他们认为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或客户关系是薪酬面议的基础,所以用商谈的方法确定薪酬,对他们来说更合适。而且即使公司标明薪水,如果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在最后面谈时也是要讲价的。$$招聘单位:能力和业绩决定薪酬$$对于薪酬是否“明码标价”,许多招聘单位认为没有必要,他们认为能力和业绩才是决定薪酬的主要因素,即使事先标明薪酬,如果能力不符,也会降低的。$$郑州某医药公司人事经理认为,在初次面试中,求职者与公司沟通时间往往很短,进行初步筛选之后,通过了初次面试的,在复试时可以商谈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