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缝隙经济”成就“特色产业”
“找头发换针”也能成就“全世界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种花养草”也能“侍弄”出“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收购废铜烂铁”也能打造出“华北最大的有色金属集散地”?在英、美企业的手中也能抢来“全世界最大的人造金刚石基地”?在南方鞋企的夹缝中也能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童鞋生产基地”?……$$区位优势和敏锐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让许昌这方热土孕育出了一大批善抓“经济缝隙”的“能人”。历届党委、政府的因势利导,又使这种经济特色得以彰显、放大,使企业和产业从“特色”走向“更特、更优、更大”,从地方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能人”带动民营经济勃兴$$许昌的头发生意,已有上百年历史。$$“郑有全是许昌地区一位农民,他的瑞贝卡牌假发使他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他生产的假发已经被埃及的公主及爱美的中国女性所青睐……”$$这是埃及埃菲社一位记者对郑有全以及他的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印象。$$郑有全的父亲年轻时一如许昌众多农民,也从事头发收购这个行当。郑有全早年也曾为了这一缕缕头发而开着一辆旧三轮车,来回奔波在青岛、许昌等地。$$如今,郑有全已不再仅仅是埃菲社记者笔下的“百万富翁”。他所掌控的河南瑞贝卡集团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32亿元,他本人亦是中国各类富豪榜上的“常客”。他的企业已是“七彩秀发飘四海”。瑞贝卡牌工艺发、化纤发、女装假发、男装发块和教习头等五大系列近2000种产品,畅销北美、西欧、非洲和亚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许昌,和郑有全有类似创业经历的人还有很多。骆驼鞋业的杨宏伟,便是从钢材经销领域转战童鞋生产领域的;长葛市大周镇几家知名企业的掌门人,都是从收购废铝、废铜、废钢材起家,然后进入生产加工领域的。$$“许昌的民营经济是靠一批‘能人’带动发展起来的。”许昌市发改委一位官员感叹。$$这些在市场上“游来游去”的能人,较早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一旦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经意间成长起一个又一个中小优秀民营企业。$$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崛起,许昌,这个因三国文化而闻名遐迩的内陆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地打造出了一张张让这个城市引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