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八月股市

信息来源:2006.08.03 海峡财经导报 李龙俊孙强刘泰山

进入8月,随着证监会正式受理券商申请融资融券业务,机构也开始为股指期货摩拳擦掌。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季节里,投资者的期待尤其多。那么,8月的市场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有哪些新政策即将出台?大盘能否一改7月市场的疲软,重新拾起升势?8月份投资者应注意哪些风险?市场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疑问一:新业务、新规则能否带来新气象?8月,融资融券业务开闸,传言上证50、ST板块的涨跌幅限制都将放开,这些新的业务和交易规则能否给目前沉闷的二级市场带来新的希望?融资融券活跃市场交易融资融券被视为券商业务一次质的飞跃,可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但业内人士对它的推出还是存在种种担心,其对资金的放大作用很可能在1倍以上,因此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相关机构受到的震动也将较大,股市的波动程度将被加大。不过对目前低迷的二级市场而言,融资融券业务活跃市场的作用,或许能给二级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放宽涨跌幅提高市场效率想想,如果无涨跌幅限制,个股一天上涨20%-30%有多爽。上证所前期发布题为《涨跌幅限制与市场效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一文,就是建议逐步放开涨跌幅限制。 可能最先试水的将是上证50成分股和ST股票。具体方式是上证50成分股的涨跌幅放宽至20%,ST股票可实施涨跌幅限制与放开相结合。对于涨跌幅放开的具体时间,目前仍未明确,但相关人士认为八、九月份正式实行的可能性非常大。应该说,放宽涨跌幅从长期看是个“双刃剑”。对于业绩普遍较佳的上证50样本股而言,该规则如果实施或许会给股价一定的刺激。但对整个市场而言,涨跌幅限制的变化并不能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疑问二:调整将成为市场的主基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8月份,市场进入深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首先,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有由过快向过热转变的迹象,迫使管理层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这将给整个股市上涨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得股市呈现出涨难跌易的局面。其次,为了完成控制流动性过剩的目标,证券市场也应承当起相应的任务,因此新股发行的速度有可能加快,发行规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这使得增量资金流入二级市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新股上市流通,间接地起到对二级市场抽资的作用。即使二级市场存量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